[实用新型]化油器量孔电控油针无效
申请号: | 97208104.6 | 申请日: | 199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3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发强 |
主分类号: | F02M19/04 | 分类号: | F02M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6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油器 量孔电控油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化油器量孔油针,特别是汽车用化油器量孔电动控制油针。
现有汽车用化油器,多采用供油量不变的固定量孔,极少数也采用机械式螺旋油针来调节供油量的可调量孔,固定量孔因其供油量固定不可调,无论汽车行驶中道路和载荷如何不同,均只能由固定同一大小的油孔供油,根本无法解决汽车行驶中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矛盾,机械式螺旋可调量孔,虽然可以拧动螺旋油针,加大或减小量孔,调节供油量,适应汽车在道路和载荷变化时不同的供油量要求,从而有可能解决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矛盾,但由于拧动螺旋油针调节量孔时必须停车操作,使用中十分不便,加之,其调节误差大,调节操作稍有不逊,则易造成汽车行使动力不足或者亏油,所以实际很少采用。因此化油器量孔可否调节已成为现代汽车既要达到高动力性又具有良好经济性的关键制约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化油器量孔电动控制油针,可方便而精确地调节量孔大小,适应汽车在不同路况和载荷下都能发挥高动力性和高经济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化油器量孔电控油针,它由电磁阀与化油器量孔油针联接构成,量孔座与电磁阀体联接,油针由油针头内装可要滑动油针杆构成,油针杆正对油针头内的调节量孔,调节量孔与化油器量孔油路连通,油针杆与电磁阀动铁芯联接,电磁阀内包含有可驱动动铁芯带动油针杆开,闭调节量孔的电磁线圈。油针头与量孔座之间形成有固定量孔,与油针头上的调节量孔共同组成总量孔。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技术化油器量孔机械式螺旋调节油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化油器量孔电控油针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一种化油器电控油针,它由电磁阀与化油器量孔油针联接构成,量孔座[2]与电磁阀体[6]联接,油针由油针头[1]内装有可滑动油针杆[3]构成,油针杆[3]正对油针头[1]内的调节量孔[16],调节量孔[16]与化油器量孔油路连通,油针杆[3]与电磁阀动铁芯[12]联接,电磁阀内包含有可驱动动铁芯[12]带动油针[3]开,闭调节量孔[16]的电磁线圈[5]。油针头[1]锥体与量孔座[2]端孔之间的间隙形成固定量孔,与油针头[1]上的调节量孔[16]。共同组成总量孔。
化油器量孔座[2]为含有两截圆柱状空腔的圆筒体,其一截圆柱状空腔内壁藉螺纹和垫圈[4]与电磁阀体[6]联接,量孔座[2]另一截圆柱状空腔中装有油针头[1],油针头[1]一端与量孔座[2]空腔内壁之间有油路间隙,另一端与量孔座[2]密封连接。油针头[1]一端为锥体,另一端为圆柱体,调节量孔[16]置于锥体中心轴向,油针杆[3]沿油针头圆柱体中心轴向设置,油针头[1]上在调节量孔[16]与油针杆[3]接合处有辐向油孔[15],调节油孔[16]藉辐油向油孔[15]可与化油器量孔油路连通。油针头[1]锥体和量孔座[2]端孔之间的间隙形成固定量孔,它与调节量孔[16]共同组成总量孔。
电磁阀体[6]内装有动铁芯[12],动铁芯[12]外套装导向铜套[10],电磁线圈[5]套装于导向铜套[10]上,阀体[6]端联接有绝缘体[7],绝缘体[7]端孔内装有电插接头[8],电插接头[8]藉电线与电磁线圈[5]电联接。导向铜套[10]和绝缘体[7]联接,导向铜套[10]内一端装有衔铁[9]与动铁芯[12]隔离开,动铁芯[12]一端及导向铜套[8]一端外装有轴向施压弹簧[13],导向铜套[10]外在阀体[6]与电磁线圈[5]之间装有密封圈[1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当电磁线圈[5]未通电时,由施压弹簧[13]压紧动铁芯[12]带动油针杆[3]封闭调节量孔[16],总量孔减小,减少供油量,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电磁力驱动动铁芯[12]带动油针杆[3]打开调节量孔[16],总量孔加大,增大供油量。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能电控调节化油器量孔大小,可精确而方便地调节供油量,使汽车发动机在道路和负荷变化时都能发挥高动力性和高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发强,未经朱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8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