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泳池水循环处理和水下集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07625.5 | 申请日: | 199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7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昌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昌银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52;C02F1/50;C02F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5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泳池 水循环 处理 水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游泳池水处理技术的游泳池水循环处理和水下集污装置。
水上游乐场已成为人们消闲亨受的一大去处,但游泳池水刚换上两三天便失去透明度,常因藻类繁殖,病菌滋生,水体变绿,又给人们增加了几分恐惧感,故对游泳池水的处理已有不少报导。比如中国专利的《分离式闭路循环游泳池水处理系统》(92106539.6)对池水进行过滤和消毒,《水下游泳池吸污装置》(CN2066458)是用带潜水泵的吸污盘抽出池底沉积物,这种在吸污盘上装潜水泵的结构,或者将离心泵装在手推车上的结构,不仅笨重,安全性也差,特别是离心排污泵需要灌水来启动泵工作,还存在操作的不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水循环处理和排污组合结构,就能够减小处理水的流量,提高处理后的水质,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设计采用真空泵、气水分离器、水泵和管道,通过软管与水下集污盘连接组成的排污组合结构,可使集污盘移动轻便,操作灵活,提高排污效果,同时采用加药装置、水泵和复合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游泳池连接组成的水循环处理组合结构,可除去池水中悬浮物、杀藻灭菌、调节PH值,并能减小循环处理水的流量,长期保持游泳池清澈透明碧蓝的洁净水质符合国家游乐场卫生标准。
下面用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游泳池水循环处理和水下集污装置的连接组合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游泳池水循环处理和水下集污装置是由水循环处理组合结构和排污组合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由集污盘5下吸污口与游泳池1底部移动吸污接触,上污水出口与软管29入口端连接,软管29出口端与水上污水管24入口端连接,污水管24出口端与排污泵6入口连接,排污泵6出口与排污管25入口端连接,排污管25分别通过抽空阀18与气水分离器7入口管连接,通过排污阀17接到排水管沟,气水分离器7出口管与抽空管26入口端连接,下排水管28通过放水阀19接到排水管沟,抽空管26出口端与真空泵8入口管连接,真空泵8出口管与放空管27连接而组成排污组合结构。所述水循环处理组合结构是由游泳池1出水口与放水管20入口端连接,放水管20出口端与水泵2入口连接,同时加药器4分别将配制的凝聚剂、杀藻灭菌剂和PH调节剂,通过流量计12和加药阀13与放水管20连接,并与游泳池放出水汇合进入水泵2,水泵2出口与进水管21入口端连接,进水管21分别通过进水阀10与复合过滤器3的入口连接,通过反冲阀14与复合过滤器3的出口连接,并对过滤器3反冲洗后经排污阀15排出到排水管沟,过滤器3出口与回水管22入口端连接,回水管22通过回水阀11与游泳池1回水入口连接而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过滤器3、水泵2、加药器4、排污泵6、气水分离器7和真空泵8安装在水上机房内,其水泵2通过水管20与游泳池放水出口连接,过滤器3通过回水管22与游泳池回水入口连接,排污泵6通过污水管24、软管29与水下集污盘5连接。
本实用新型除适合游泳池水质处理外,还适合其他用途水质处理。
总之,按照本实施例设计制造的游泳池水循环处理和水下集污装置,就可以由水循环处理组合结构的加药器将凝聚剂、杀藻灭菌剂和PH调节剂加入循环水处理后,通过复合过滤器过滤的洁净水,就可回流到游泳池循环使用,并由排污组合结构的真空泵抽空,使排污泵自动灌满水启动工作,通过水下集污盘在游泳池底部移动吸污,可将池底部沉积物抽出排到池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污盘移动轻便,操作安全可靠,可长期保持游泳池水清澈透明,水质符合国家游乐场卫生标准,并能节约用水,适合各种游泳池和其他池塘水循环处理与排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昌银,未经赵昌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楼宇防盗对讲主机压铸外壳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产氧供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