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花诱导剂无效
申请号: | 97190270.4 | 申请日: | 199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857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24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峰赤;猪股慎二;小松一男;吉田诚一;阪本兴彦;泷本敦;小岛清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资生堂 |
主分类号: | A01N37/42 | 分类号: | A01N37/42;A01N6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成花诱导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成花诱导剂诱导成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植物的成花是受日照长短支配的。已经查明,叶身是对于日照长短具有感应的部分,花苞在生长点形成,通过叶柄和茎从叶身向生长点输送某种信号而开始这种成花过程。这种信号叫做成花激素,如果能够将其分离、鉴定,则有可能在与日照长短无关的条件下人为地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而且能够在与植物有关的多个领域中查明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小。
因此,过去有人曾经试图通过进一步阐明植物成花过程机理,人为地调节开花时间。
例如据查明,一旦施加作为植物生长激素之一的赤霉素,则多种长日照植物即使在短日照下也能形成花苞,而且如果给凤梨施以作为合成茁长素之一的α-萘乙酸,则能够使之开花,并且目前已经用于产业上。
然而据了解,这种植物激素是与所谓成花激素有关的一种物质,而且大概与成花激素本身也不相同。
因此,往往需要设定给植物施加这些植物激素的时期和环境等条件,以便使开花的技法进一步提高,具体讲是希望开发一种通过分离和鉴定直接与成花有关的物质,进而使用这种物质确立开花的技法。
此外据报告,牵牛属植物(Pharbitis)、苍耳属植物(Xanthium)和毒麦属植物(Lolium)等基于光周期性的成花现象,因干燥强度而受到阻碍(关于牵牛属和苍耳属参见:Aspinall 1967;关于毒麦属参见:Kingand Evans)。另据报导,花苞的诱导形成因低温(Bernier等,1981;Hirai等,1994)、高照度(Shinozaki 1972)、缺乏营养(Hirai等,1993)和氮源不足(Wada and Totuka 1982;Tanaka 1986;Tanaka等1991)而引起。
然而,这些报告仅仅涉及到一些表面现象,尚未达到直接采用上述成花激素的阶段,因此人们依然希望从物质方面确立诱导成花的方法。
发明的公开
因此,本发明应当解决的课题是,在发现直接与开花有关的成花诱导物质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以这种花苞形成诱导物质为有效成分的成花诱导剂。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成花诱导剂,其中含有具有氧代基和羟基,以及0~6个双键的4~2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成花诱导剂,其中含有具有氧代基、羟基和氢过氧基,以及0~6个双键的4~2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成花诱导剂,其中含有具有氢过氧基,以及0~6个双键的4~2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成花诱导剂,所说的诱导剂是通过培养酵母菌体、被子植物的植物体、或其水提取物与脂肪酸而得到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各种成花诱导剂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形成的成花诱导剂。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其中含有成花诱导剂的成花诱导用培养盒(kit)。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成花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给植物施以上述成花诱导剂。
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1是表示C因子的13C-NMR记录图。
附图2是对于牵牛花进行一夜暗处理后,说明C因子成花诱导作用的图。
附图3是对于牵牛花进行二夜暗处理后,说明C因子成花诱导作用的图。
附图4是说明C因子对牵牛属“紫草”成花诱导作用的图。
附图5是实施例15中,将暗处理时间固定为16小时,C因子浓度变化下花苞数变化的曲线。
附图6是在实施例16中,使C因子浓度固定成10μM,改变暗处理时间条件下花苞数的的变化曲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具有成花诱导活性的脂肪酸
本发明中具有成花诱导活性的第一种脂肪酸,是含有氧代基和羟基,以及0~6个双键的4~2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所说的氧代基和羟基优选形成α-乙酮醇或γ-乙酮醇结构: (α-乙酮醇) (γ-乙酮醇)双键数优选2~5个,更优选2或3个,特别是2个。碳原子数优选14~22个,更优选16~22个,特别是18个。具有α-乙酮醇结构的代表性脂肪酸,例如可以举出: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本发明中有时叫做C因子(FC))及12-氧代-13-羟基-9(Z),15(Z)-十八碳二烯酸。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
12-氧代-13-羟基-9(Z),15(Z)-十八碳二烯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资生堂,未经株式会社资生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0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