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循环式电冰箱无效
申请号: | 97111634.2 | 申请日: | 199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7953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循环 电冰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冰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冷却风道并且该冷却风道能很容易和很快速地安装在电冰箱的内箱中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总的说来,电冰箱用于在冷冻或冷藏状态下长时期贮存食品。
按冷却方法可将电冰箱分成直接冷却式电冰箱和间接冷却式(或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在直接冷却式电冰箱中,由于蒸发器直接安装在冷冻室或冷藏室内,贮存的食品与蒸发器之间可实现直接而且有效的热交换。然而,在直接冷却式电冰箱中,食品的冷却速度依它们的贮存位置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电冰箱内产生的霜很难除去。因此,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广泛地用作家用电冰箱,特别是用作大型电冰箱。
在空气循环式电冰箱中,蒸发器安装在一条空气通道内而不是安装在冷冻室或冷藏室内。空气流过空气通道时,由蒸发器对其进行冷却,然后风机将冷空气吹出并引入冷冻室或冷藏室内,在完成与贮存的食品的热交换后再回到蒸发器。
将由蒸发器冷却后的空气引入冷冻室和冷藏室,以使各室的温度维持在预定值,这样,食品可在理想状态下贮存,空气从各室排出后又通过空气通道返回蒸发器。
在1987年11月10日颁布给Thompson等人的题目为“家用电冰箱空气流动系统”的美国专利US4,704,874、1988年2月14日颁布给James L.Schulze的题目为“自动除霜电冰箱”的美国专利US4,741,175以及1995年7月18日颁给Cho等人并转让给本发明人的题目为“具有独立温控的多室电冰箱”的美国专利5,433,086中公开了上述空气通道的一些实例。
下文中将解释一种传统的特别是具有两个风机的空气循环电冰箱,其中一个风机用于冷冻室,另一个用于冷藏室,并且还将解释这种电冰箱的结构及其空气循环。
图1至图3表示一个传统空气循环电冰箱。图1是用于说明电冰箱的冷空气循环的纵剖视图。图2和图3是用于说明电冰箱装配过程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1,这种传统的空气循环电冰箱包括一个外箱40和一个其内形成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内箱80。冷冻室40由内箱10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冷冻室壳体14和隔板20的上表面所限定。冷藏室30位于下方并由隔板20将它与冷冻室10隔开。隔板20用隔热材料制成或用隔热材料填充,以减小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之间的热交换。在隔板20内形成分别用于在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内排出冷空气的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60和62。蒸发器50安装在冷藏室壳体14的后表面与外箱40之间的位置上。空气在通过蒸发器时被冷却。在蒸发器50的上方位置设置第一和第二风机70A和70B,它们用于将在蒸发器50内冷却的空气分别输送到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内。在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之间的隔板20内形成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从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中分别排出的冷风通过这两条冷风通道流回到蒸发器50中。在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后侧位置处形成第三冷风通道64,它为冷风提供一条通道,使经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排出的冷风在该通道内混合并通过该空气通道返回到蒸发器50。在蒸发器50和外箱40之间安装一条第四冷风通道66,以使冷风通过该通道流到冷藏室30内。
蒸发器50产生的冷风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风机70A和70B被送入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的内部。进入冷冻室10的冷风与贮存的食品进行热交换,并且通过形成于冷冻室10底部表面上的第一冷风入口12流入第一冷风通道60,然后经第一冷风通道60排出。通过第四冷风通道66流入冷藏室30内的冷风在与贮存在冷藏室30内的食品进行热交换后,经形成于冷藏室30上表面的第二冷风入口32和第二冷风通道62排出冷藏室。通过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排出的冷风在第三冷风通道64内混合并流入蒸发器50,以便再进行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冷风中的水分转变成霜并附着在蒸发器50上。利用安装在蒸发器50下方的加热器68将蒸发器上的霜加热成水,这些水经安装在第三冷风通道68下方的排水管69排到电冰箱外部。
图2和图3是用于分别说明电冰箱内外箱的装配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2和图3,下面将解释传统空气循环式电冰箱的装配过程。首先,将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60和62的隔板插入冷冻室10的下表面与冷藏室30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宇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大宇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