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关节假足无效
申请号: | 97101002.1 | 申请日: | 1997-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0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24 |
发明(设计)人: | 皮埃尔·马丁;皮埃尔·沙布洛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伯克矫形工业所有与管理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66 | 分类号: | A61F2/6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假足 | ||
1、一种用于假腿的无关节假足,它有一个装在足成型件内部(1,2,3,4)内部的弹簧式弹性的足嵌入件(20),嵌入件(20)设计为在纵剖面中接近于C形和有向后的开口(22),并以其上部C形臂(23)承受假肢的负荷,而经由其下部C形臂(24)将假肢负荷传给与之连接的板簧(10),板簧(10)大体平行于足底区(5)地从足嵌入件(20)向前伸出,并以其前端(12)一直伸入足尖区(3)内,其特征在于:
(a)足嵌入件(20)基本上由平放着的管状圆柱段(21)构成,它有一根水平的圆柱体轴线(O′),以及有一个轴向缝,用于形成上述的后部开口(22);
(b)板簧(10)的下侧面(10a)在足嵌入件(20)与板簧自由端(12)之间基本上设计为凸的;
(c)板簧(10)的上侧面(10b)在其后端区形成一个鞍座(14),用于支承地安装和固定足嵌入件下部C形臂(24)的一部分;
(d)上部C形臂(23)配备有一个足转接器(30),用于与假腿可拆式地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板簧(10)的鞍座(14)朝它的后端(13)方向圆弧状向上提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足嵌入件(20)可拆式地固定在板簧(10)的鞍座(14)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圆柱段(21)下部C形臂(24)在板簧(10)鞍座(14)上的固定通过螺栓(26)或夹紧连接装置实现,螺栓或夹紧连接装置位于通过圆柱体轴线(O′)的垂线(D)后面具有距离(θ)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在采用螺栓(26)时,它的螺栓轴线(15)与通过圆柱体轴线(O′)的垂线(D)相交成约40°的夹角(θ)。
6、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在一个近似于水平的支承面(PP′)上平放着假足时,由足嵌入件(20)下部C形臂(24)的自由端(24′)和足嵌入件(20)的圆柱体轴线(O′)构成的公共平面大体处于水平位置。
7、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足嵌入件(20)具有恒定的壁厚。
8、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板簧(10)有不同厚度和/或宽度的部分。
9、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足嵌入件(20)的两个端面(C1,C2)在侧视图中看相对于圆柱体轴线(O′)倾斜地处于镜象对称,并沿径向向外会聚,所以上部C形臂(23)比装在鞍座(14)上的下部C形臂(24)窄。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足嵌入件(20)的两个端面(C1,C2)平行地相对于圆柱体轴线(O′)倾斜。
11、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上部C形臂(23)在足转接器(30)前面的部分设计得较窄。
12、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搭接在圆柱段(21)的轴向缝(22)上将两个C形臂(23,24)互相连接起来的搭扣(50)。
13、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在轴向缝(22)的所在区内设有一个减震器(40)。
14、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足转接器(30)可相对于足嵌入件(20)的上部C形臂(23)沿周向(f1)调整,并可在所希望的位置固定在上部C形臂(23)上。
15、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足转接器(30)可相对于足嵌入件(20)沿径向调整。
16、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足转接器(30)可绕垂直轴线(D)相对于足嵌入件(20)转动,并可固定在所希望的位置。
17、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假足,其特征在于:必要时设计为分成几部分的足转接器(30)在足嵌入件(20)上的固定通过螺栓(33)实现,螺栓(33)相对于圆柱段(21)定位为径向,以及,相对于足的长度位于在板簧(10)上的足嵌入件(20)固定装置(26)前面一距离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伯克矫形工业所有与管理两合公司,未经奥托·伯克矫形工业所有与管理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10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端口射频信号变换网络
- 下一篇: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和阴极组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