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带式岩棉夹芯板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96249426.7 | 申请日: | 199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55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彤;谢如荣;管恩锜;潘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友文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带式岩棉夹芯板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制品成型机械,特别涉及由彩色压型钢板和岩棉芯板复合而成的轻质保温墙板成型机。
岩棉、矿渣棉、玻璃纤维棉等矿物棉是一种轻质隔热吸声材料,其不燃性、耐蚀性等优于其它材料,因而被大量用于建材制品。特别是用岩棉取代聚苯、聚氨脂制作芯板后与彩色压型钢板复合的保温墙板(以下简称岩棉夹芯板)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国内的岩棉夹芯板均用手工或平板加压复合成型,产品质量差,长度受到限制,且不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国外采用成型机制作,虽可连续生产,但用类似坦克的履带进行带式加压,设备笨重,成本高,装拆费工,张紧力也不能定量控制,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轻巧,造价低,能定量控制张紧力,成型时能保证岩棉芯板与复合面板即彩色压型钢板始终紧密接触,既能连续生产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复带式岩棉夹芯板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整个技术方案有张紧在驱动辊和张紧辊上并夹送岩棉夹芯板的钢丝编织带,其外表面附有橡胶层,成型作业时由成型辊压在其内表面进行加压;与张紧螺母连接用以测量张力值的拉压式传感器,其张力值由仪表显示。
上述钢丝编织带是由直径0.5-1mm的钢丝沿径、纬方向编织而成,厚5-6mm,宽1m,整个编织带是一个周长为7.83m的闭合回路,中间无接缝,其最大拉力为27吨,所附橡胶层是厚4-6mm的耐热氯丁橡胶。
钢丝编织带与辊对岩棉夹芯板共同加压。由于在整个成型过程中是动态连续加压,因而保证了岩棉芯板与彩色压型钢板面板始终紧密接触,使其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钢丝编织带附上橡胶层既增大了夹芯板咬入时的摩擦力,又可以避免彩色钢板表面被划伤。通过传感器测量张紧辊两端张紧力的大小并加以调控使其差值保持在设定范围内,钢丝编织带将不会跑偏。本实用新型的造价只有国外履带式成型设备造价的三份之一,而且装拆方便,重量显著减轻,张力也可定量调控,施压更科学合理。这些都使产品质量得以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向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张力调控装置示意图。
实施例:(图1至图3)驱动装置10即电磁调速电机、行星摆线针轮减速器及联轴器带动动力辊11,其下动力辊通过同步机构1带动上动力辊,上下动力辊通过链条2带动相邻的另外两个动力辊和一对驱动辊3,两对动力辊上均附有耐热氯丁橡胶,钢丝编织带5张紧在驱动辊3和张紧辊6上,其外表面附有一层耐热氯丁橡胶13(图3),驱动辊3通过张紧的钢丝编织带5带动张紧辊6,成型辊4为被动辊,压在编织带的内表面,实现压下动作。待成型的岩棉夹芯板14从图1所示方向通过导卫装置9、张紧辊6,被加热装置7加热进入成型机,被张紧机构8张紧的钢丝编织带5开始压住彩板表面,之后夹芯板依次经过编织带5、成型辊4、驱动辊3和动力辊11被连续不断加压并固化成型。向下压紧的钢丝编织带5使岩棉芯板与彩色压型钢板面板始终紧密接触,而且保温装置12使机内保持一定温度,使芯板与面板粘结良好。
钢丝编织带5由钢丝沿径、纬方向编织而成,钢丝直径0.5-1mm,编织带是一个闭合回路,周长7.83m,厚5-6mm,宽1m,最大拉力27吨。钢丝编织带外表面粘附的橡胶层13是经过加压硫化的耐热氯丁橡胶,厚4-6mm,其扯断强度大于4,000KPa,扯断延伸率大于280%,邵尔硬度值为60-70A,老化系数(70℃×72h)大于0.65,最高使用温度120℃。钢丝编织带张紧延伸时,其上所粘附的橡胶也随之延伸。
张紧钢丝编织带5是通过旋转张紧螺母17(见图4)带动穿过拉压式传感器20的张紧丝杠18及与该丝杠固定连接的张紧辊轴承座19使其在滑道16内移动来实现的。与张紧螺母17连接的拉压式传感器20感受到的张力值在仪表上显示。当张紧辊两端的张力值相差较大时,则用上述方法调节使其控制在设定范围内,以免钢丝编织带5跑偏。当需要生产不同厚度的岩棉夹芯板时,只需松开钢丝编织带5,升降丝杠15及成型辊4、驱动辊3、动力辊1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9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公文资料袋成型机
- 下一篇:储粮病虫害防治电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