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大功率双稳态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2007.7 | 申请日: | 1996-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2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安良 |
主分类号: | H01H51/10 | 分类号: | H01H51/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大功率 双稳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是一种双路脉冲电压触发、双稳态触点锁存、释放,用于大功率电器的控制,作为IC卡式预付费电度表过流、过载保护的专用继电器,作无静耗长通电源切换开关器件使用的小型大功率双稳态继电器。
现有的大功率电器的控制,还需加自锁电路等附加机构,其配用电路成本高、体积大、能耗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大功率双稳态继电器,无需任何自锁电路、静态不耗电、而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靠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小型大功率双稳态继电器由主铁芯穿过绕有主线圈的主骨架,固定在轭铁上,而动簧片将衔铁、轭铁连成一体构成主磁路,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固定有静触点的上、下静插脚构成转换输出,付铁芯穿过绕有付线圈的付骨架,固定在轭铁上构成付磁路组成,而动簧片上还有锁孔,付磁路还包括固定在主骨架上的锁片,锁片与动簧片上的锁孔配合组成锁存、释放机构,主骨架与付骨架垂直。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工作过程示意图A、B。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动簧片(5)的前端通过加强片(10)铆接一大功率的动触点(18),中部固定一绝缘套(21),后部有两圆弧形的直转角,与编织铜带(9)的一端连接,编织铜带(9)的另端与加强片(10)连接,动触点(18)、绝缘套(21)间的动簧片(5)上有一锁孔。
轭铁(4)截面为形。
主铁芯(24)穿过绕过有主线圈(2)的主骨架(1)固定在轭铁(4)的底部,而动簧片(5)将衔铁(8)、轭铁(4)连成一体构成主磁路。
锁片(12)又为锁钩式衔铁,其上端为一直角锁钩,中部平面铆接一U形复位片(13),下端通过轴孔用小轴(11)穿插固定在主骨架(1)上。
付铁芯(25)穿过绕有付线圈(15)的付骨架(14)固定在轭铁(4)的短垂直面上,与主骨架(1)方向垂直。而锁片(12)上的复位片(13)紧贴付骨架(14)面,锁片(12)上端穿过动簧片(5)上的锁孔与其配合组成锁存、释放机构,与付线圈(15)、付铁芯(25)、轭铁(4)构成付磁路。
上、下静插脚(17)、(16)上均铆接有大功率的上、下静触点(19),固定在底板(6)上,与动簧片(5)上的动触点(18)构成转换输出。
主骨架(1)与付骨架(14)垂直。
辅助动簧片(22)的一端固定在引出脚(23)上端,另一端上的触点与静插脚(20)对应,付线圈(15)引线通过线夹(3)与付线圈脚(7)连接。
引出脚(23)和静插脚(20)、动簧片脚(26)及4个主、付线圈脚(7)都插在底板(6)上,用壳体(27)将其封闭成一体的继电器。
使用时,如图2(A)所示为释放状态,这时对主线圈(2)通一脉冲电压时,这时主磁路工作吸合衔铁(8)迅速向主铁芯(24)靠近,同时与衔铁(8)铆接在一起的动簧片(5)也同时向下移动,其上的动触点(18)就与上静触点(19)接触,当衔铁(8)完全与主铁芯(24)闭合时,动簧片(5)上锁孔中的锁片(12)因受复位片(13)的反力作用,使上端的锁钩正好扣入动簧片(5)的锁孔中,将动簧片(5)锁存。脉冲电压过后断电,但这时动簧片(5)仍将保持锁存状态,动静点(18)也仍与下静触点(19)保持接触。
如图2(B)所示为锁存状态,这时给付线圈(15)输入一个脉冲电压时,这时付磁路工作,吸合锁片(12)迅速脱离锁孔,并动簧片(8)返回,使动触点(18)与上静点(19)接触。
当动簧片(5)动作时通过其上的绝缘套(21)轻触辅助动簧片(22),使其上的触点动作达到闭合和开启组成继电器的状态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有主、付两套互相垂直的磁路组成的锁存、释放机构,即继电器本身具有机械锁存功能,所以不需要任何自锁电路,而静态时主、付线圈不再耗电,因此节能,驱动功率可增加,因而可用于大功率电器的控制。而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动作可靠、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安良,未经许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2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影用景物合成取景框
- 下一篇:汉语拼音学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