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锁无效
申请号: | 96223145.2 | 申请日: | 199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836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光白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具体属于一种门锁。
门的开关装置-门锁有多种类型,但一般都具有一个与门把手的转动而连同伸缩的斜型锁舌,该锁舌突出于门的侧面。手握门把手转动时,锁舌即缩到门内部,再推或拉即可开门;关门时,同样地转动门把,使锁舌内缩,再以反方向推即可关门。这样的门锁结构,开或关门时必须有一个转动门把手的动作,很不方便。针对此种情况加以改良的门锁也有许多,其中一种是,在锁壳内设有一个锁舌连动机构和一组包括滑板、突板和接合板的拉转回转机构,开关时将滑板和突板一起拉转,使接合板回转,藉着接合板和接合部的接点脱落,作用于门的压力,锁舌退转入门内,门即打开。此项发明使得开门时减少了一个转动动作,但在其结构中接合板和接合部的接点非常不稳定,而且其启动方向也只能在一边进行,故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门锁,使得只须实施推或拉门把手的动作,即可方便且迅速地把门打开。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锁壳、一锁舌及其连动机构和一组拉转机构,锁壳之壳体的侧面具有一个供锁舌通过的通孔,锁壳之盖板上开有供门手把的推拉杆通过的通孔。本设计中,锁舌及其连动机构主要由一锁舌、一形锁舌箱、一形移动器、一挡板、二压缩弹簧和一对7字型拨杆构成。其组合结构是:固定箱体固定在锁壳壳体内部锁舌通孔的后方,锁舌箱体又设置在此固定箱体内,锁舌通过一插销铰连在锁舌箱体的前半都,则锁舌可相对转动,又在锁舌后方通过一卷弹簧设置一字型移动器,该移动器的后方又设有一挡板,并又在此挡板的前方设一用以顶抵在移动器上的压缩弹簧、后方设一用以顶抵在固定箱体上的压缩弹簧,一对7字型拨杆交互相对地以其头都之横杆与字型移动器和锁舌箱相契接,并使其纵杆的尾部穿过字型固定箱而突出在外。则形移动器在7字型拨杆及两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可作前后移动。
本设计中的拉转机构主要包舍有一对各具有一自动端子和接触端子的叉型自动摆杆和一对型板;该自动摆杆间套置一扭力弹簧后枢设在壳体内字型固定箱体的后方,并使自动端子可与7字型拨杆的尾都相接触,接触端子各自穿过壳体及盖板上的长孔而露出于外;一对型板各自配置在相应的自动摆杆之接触端子的周围。
与上述门锁配合的门把手,其上连有一弧形连接杆,使门把手具有一偏心距,连接杆的内端一体成型有一自动杆,该自动杆插入锁壳内之形板与自动摆杆间的活动空间中。剥推或拉门把手时,门把手(亦即自动杆)即产生回转运动,自动杆就拨动自动摆杆,实现开锁,门即自然打开。
由上结构见,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推或拉门把手的同时,其上的自动杆即因发生回转而拨动锁壳壳体内的自动摆杆,该自动摆杆即以其回转中心摆动,其一端的接触端子即推动7字型拨杆,因该7字型拨杆之横杆两端分别契接在移动器和锁舌箱体上,则移动器沿着锁舌箱体被向前拉,锁舌则在回转力的作用下以回转轴为中心产生回转,锁舌的突出部分退入门内,门自然打开(但是,不抓住手把推门时,锁舌由移动器的阻挡,门则打不开)。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只要手握门把手实施推或拉的动作,门即自然打开,而且在门的两面都可进行,使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侧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侧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卸下锁壳盖板后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舌连动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启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组装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光白,未经黄光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