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压力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5877.1 | 申请日: | 1996-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824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7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云汉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3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压力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压力输液器,用于静脉输液,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目前临床上静脉输液均采用压力差原理,首先必须将被输液体容器吊到一定的高度,并导入外界空气,保证容器内一定的正压才能输液,这样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就可进入人体,造成污染;另外,这种输液方式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对患者十分不便,不利于运送抢救伤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并可反复使用,不需外界空气导入就可输液,避免了污染;在输液的同时,患者可随意活动,因此更适用于运送病人的抢救过程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1是压力器使用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压力器未使用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输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自动压力输液器是由压力器和输液管路系统组成。
如附图1所示:压力器由上压板、下压板、上框、下框、压力弹簧、弹簧锁和拉绳组成。上压板(1)四个周边分别安装在上框(3)的四个框内,下压板(2)的四个边也分别安在下框(7)的四个框上,上下压板采用金属板制成,上下框也使用金属材料,而且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在上下框的四个角分别开有四个圆孔,用以固定拉绳(6),长55mm,在两个弹簧轴上分别安装有压力弹簧(4),其压力为12.5kg,两个压力弹簧的下方有两个弹簧锁(5)。
如附图2所示,在不使用压力器时,上下框合在一起,两个弹簧锁向内移动将压力弹簧锁上。
如附图3所示,输液管接头(1)的一端略大于输液容器的出液管径,以达到紧配合,接头另一端与连接管(2)的一端相联接,管(2)的另一端为流量指示器(3)的输入端,在连接管(2)的中间部位还装有一限速片(6),它是一两边有圆孔的薄金属片,装套入连接管,在调节时,限速片可适当弯成一定角度,角度大小可改变连接管的管径,管径的变化即控制了液体流速,连接管为透明塑料管,其内径为1.2mm,流量指示器(3)的输出端与连接管(2′)的一端相联接,管(2′)的另一端接在过滤器(4)的输入端,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接在静脉穿刺针(5)上。流量指示器(3)的外壳为一长方体,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体积为20×15×3mm,壳体上端有输入口,下端有输出口,在紧贴入口处有一很薄的弹性片,其面积与流量指示器的内横截面大小相等,当输入口有液体流入时,弹性片就会弯曲,流速越快弹性片的弯曲程度越大,在指示器外壁的一侧标有刻度,这样便可知被输液体的速度,当无液体流过时弹簧片无变形,当输液完毕时弹簧片复位控制液体倒流。弹簧片可选用弹性适宜的金属或其它弹性材料。
使用时,将被输液体的塑料袋放在上下压板之间,将袋上的输液管与接头(1)密封联接,将弹簧锁向两侧移动到压力弹簧的凸起部,压力弹簧解除锁的限制,将压力传给上压板,上压板将压力传给容器,这样容器内的液体即是正压。
输液时,压力器可以放在适宜的地方,也可用带固定在身体的某部位,这样在运送病人、战时或者患者活动都不受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云汉,未经范云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5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