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型电-气阀门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96209246.0 | 申请日: | 199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6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31 |
发明(设计)人: | 蒋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伯雄 |
主分类号: | F15C1/04 | 分类号: | F15C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阀门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全自动执行仪表,尤指一种电子型电-气阀门定位器。
目前,国内引进技术制造或者直接进口的电-气阀门定位器,都是采用机械力平衡原理,即力矩马达、喷咀-挡板技术,如图9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当力矩马达109输入信号电流,衔铁108绕支点110接图示箭头方向转动,因为衔铁108通过挡板位置调整件114与挡板107连接,衔铁108上下移动,改变喷咀106气体出口间隙,通过恒节流小孔105的放大器102、103的背压室压力也随之变化。当挡板107向下移动,背压减小,气源104通过放大器102进入气缸101右腔,此时气缸左腔气体通过放大器103排气孔排出,活塞左移,凸轮111转动,使反馈弹簧112张力增加,该张力与输入信号产生的对衔铁108的吸力达到平衡之前,活塞是向左移的,活塞的位移与输入信号成正比。
输入信号减小,挡板107在反馈弹簧112张力作用下靠拢喷咀,使背压增加,气源104通过放大器103进入气缸101左腔,气缸101右腔气体通过放大器102排气孔排出,活塞右移,反馈弹簧张力减小,当该张力与输入信号产生的对衔铁吸力达到平衡时,活塞右移停止。
调零弹簧113的作用是使定位器在无信号输入、气缸活塞在最右端时,放大器102、103处于平衡状态,气缸活塞静止。
这种采用力平衡原理设计的电-气阀门定位器,虽经多次改进设计并应用,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1、因采用力平衡式原理,容易受到外界振动影响,当外界振动传到力平衡机构,使定位器难以工作。
2、因采用力平衡结构,调整件多,并互相影响,故调整费力,在使用中维修量大。
3、喷咀,特别是恒节流小孔(其直径d通常为0.3~0.4mm),是一个潜在故障源,容易被尘灰、污物堵塞。这尤其对气源净化处理差的场合,更容易发生故障,以致使定位器无法工作。
4、喷咀,以及作为功率元件的滑阀、不锈钢球始终处于跑气状态,消耗大量能源。
由于上述缺点,使气动执行机构的使用受到极大限制,特别在伺服系统中,由于对气源净化的要求很高,将被电动执行机构所取代,这使得工业系统应用气动控制技术的本质优点不能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型电-气阀门定位器,它可避免外界影响,性能稳定,不易发生故障且耗能低,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型电-气阀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是由精密组合阀和电子控制装置组成,其中精密组合阀包括两个电磁阀M1、M2、四个单向阀1、2、3、4、中阀体18、左、右阀体15、16、五个复位弹簧5、6、7、8、17,两个活塞9、10,三个推杆12、22、13及挡圈、密封圈、压力表,所述的左、右阀体紧固在中阀体上,中心形成一个气缸,使形状完全相同的活塞9、10装在其中,三个推杆12、22、13分别以左、中、右摆置,在两个弹簧7、8作用下,所述的两个活塞9、10相互贴紧并处于所述的气缸中间位置,所述的两个单向阀1、2分别装入左阀体15左端大小孔间;另两个单向阀3、4分别装入右阀体16右端大小孔中,在三个弹簧5、6、17作用下,单向阀1紧贴单向阀2左端面,单向阀4紧贴单向阀3左端面,单向阀2右密封面紧贴推杆12左端,单向阀3左密封面紧贴推杆13右端,气源104从所述的中阀体18进入分别与左、右阀体15、16的左、右气室11、14相通,并与两个电磁阀M1、M2的进气孔连通,各结合部位用密封圈互相密封,两个电磁阀M1、M2分别紧固在左、右阀体15、16上面,并使其进气孔与气源连通,其出气孔分别与所述的中阀体18、左、右阀体15、16形成的气缸活塞两端连通,各部件组装后的组合阀的中、左、右阀体18、15、16上分别装上三块压力表,(以指示气源及输出空气q压力);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与精密组合阀M1、M2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结合图1、图2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伯雄,未经蒋伯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尘书写教具
- 下一篇:无水火管百页窗式炉排无烟茶浴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