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齿谷物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96201207.6 | 申请日: | 199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458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9 |
发明(设计)人: | 牛金泉;秦恒春;马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甘谷县农机修造厂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3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物 脱粒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稻麦收获机械中的脱粒机械。
目前用于水稻或小麦脱粒的机具,主要分全喂入型与半喂入型。由于全喂入型适用于小麦、水稻及大豆、玉米、高梁等,为此,比较适用于北方。全喂入型脱粒机主要分为纹杆滚筒式,钉齿滚筒式、双滚筒式、轴流滚筒式和叶轮式。因为后三种机型大、结构较为复杂,且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大、中型脱粒机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趋向于发展小型脱粒机,有些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已对小型脱粒机作了很多工作,但就脱粒方式都未走出纹杆和钉齿式脱粒。纹杆滚筒式脱粒机,作业质量好,但由于结构的限制,喂入量稍大,卡死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低。主要用于脱小麦。钉齿滚筒式脱粒机,对不均匀喂入适应性较好,但秸草断碎较多,功率消耗大,用于脱水稻。此两种机型的共同缺点是脱粒效率低,功率消耗大,整机笨重,为解决上述两种机型存在的问题,专利号为93243420,名称为《多功能微型脱粒机》的专利,将锤片式粉碎机中的锤片引入脱粒机,增强了揉搓的能力,提高脱粒效率,减小了功耗,但是也带来了破碎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多用、节能、结构简单、易操作、适用范围广,而且破碎率符合行业有关标准的活齿谷物脱粒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采用了:
1.将锤片式脱粒滚筒改为活齿式脱粒滚筒。
2.改变活齿形状,使之有利于揉搓。
3.在滚筒的两端,装有两个端盘,以增大滚筒的转动惯量,保持转速稳定性。
4.将活动齿的排列,以中心为界,形成双螺旋线,工作时,农作物向中间集中,以增大作物之间的揉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活齿滚筒的结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活齿排列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活齿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图1、图2)的全部重量由机架(3)承担,机架(3)上端装有上罩(15),上罩(15)一端接喂料斗(10)、护料板(11)、后导板(12)、另一端接上颚(18)、前导板(16)、机架(3)的左下端装有单相电机(4),底端装有地轮(1),其主要特点是在上罩(15)的下方有活齿式滚筒(13),其中心轴的两端有轴承座与机架(3)固连,活齿滚筒(13)的下方设有凹板(9),溜草板(17),其下接漏斗(8),漏斗(8)的下方有风筒(7),底端为出粮口(2),风筒(7)的前端装有风扇(5),其内是百页窗式结构的斜导板(6),在风筒(7)的末端装有分杂板(19)。
本实用新型的活齿脱粒滚筒(图3),是在主轴(24)的两端装有端盘(20),中间有支盘(23),在端盘(20)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销轴(22),每个销轴(22)分布有活齿(26),活齿之间有隔套(21)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活齿在销轴(22)上的排列(图4),以中心为界,形成双螺旋线使相邻两个销轴(22)上的活动齿的距离为0.5~2mm。
本实用新型活齿(图5)结构为8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集纹杆,钉齿脱粒机优点于一体,采用活动齿式脱粒滚筒,与纹杆和钉齿脱粒滚筒相比,节约动力16~30%,实现了脱粒清选联合作业,对小麦、水稻、豆类作物均有良好的作业质量。在工作过程中,当喂入不均匀时,在活动齿的螺旋作业下,摆布均匀:当喂入量过大时,活动齿向后偏转,自动调节间隙,被脱作物连续抛出,清除了卡死现象,功率消耗较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成为谷物脱粒作业一大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甘谷县农机修造厂,未经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甘谷县农机修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1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