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功能半自动水力发能冲淤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20422.2 申请日: 1996-10-28
公开(公告)号: CN1181440A 公开(公告)日: 1998-05-13
发明(设计)人: 彭方山 申请(专利权)人: 彭方山
主分类号: E02B3/02 分类号: E02B3/02;E02F3/46
代理公司: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亚军,李丕达
地址: 715401***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全功能 半自动 水力 发能冲淤 设备 及其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治水的设备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江河中、下游治淤的全功能半自动水力发能疏通河道的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江河中、下游河道原本平缓,比降不足,基层流压小,挟沙能力不足,加之人为开发水能屡建的拦河电站,借耗有限的自然落差流能发电,不断输入下游的乏能流及高含沙流,以致滞留的泥沙逐年淤积增多,河床增高而横断面缩小,演变成宽浅散乱形,失去了正常的泄洪、输沙、航运能量。

普遍已用的治淤应急措施有两个。一是加固加高堤防,二是综合控沙船挖沙运走。这两种方法只借用了人力和机械能,耗资大、速度慢,远不能解决根本的泄洪、输沙能力不足导致一再回淤的问题,水科界探索如何利用自然能治淤的方案,但至今洪灾航堵频繁、河道治淤已是全球性急待解决的大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充分激发调用自然能治淤,迅速特久恢复、增强河道泄洪,输沙能的方案及设备。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功能半自动水力发能冲淤设备及其施工方法,用于疏通江河、大型渠道,包括主机及配套设备,其特征在于:主机为水力变压器(1),其构造是以叶板(101)为主件,该叶板呈矩形板状,其迎水横边(102)成刃形,若干叶板按面对上、下游方位组成两种对应坡势,共同安装在横向并排且等距离的多个梯形支架(103)、(104)上,并同向逆水流方向倾斜,且按等间距,等夹角上、下重叠,多层次相互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所述水力变压器的主件叶板(101)可用钢材铁皮或混凝土预制纤维板制成各类板形,而且还可用钢材制成特殊形,该钢制叶板有横宽、纵长骨架,由多道钢材等间距串排构成,各道横骨钢材均配有宽度不同的顺流铁板小叶,叶板两侧边骨架由型号统一的两道钢材拼成,在侧边钢材上各制有若干螺孔,和各骨架共同连接底面或上面封钉的封板。

所述水力变压器的叶板(101)与梯形支架(103)、(104)的连结可以为活动型,其构造是在主叶板长度中部偏下处固接一中轴(114),该中轴两端与支架架梁相穿接,并在对应内缘将上、下两叶板中端部用与两叶轴间距等长的锁定杆(115)相套接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以保持相邻叶板在转动时仍能保持平行,该锁定杆由升降螺杆(116)、(117)连动以调节叶板倾斜角度,所述升降螺杆设置在梯形支架上端的平台上。

所述水力变压器配置有套架(2),该套架(2)由套负主架和其一侧或两侧的主架间隔架组成,各组架又由上、下大架和套负部件的直槽(207)轴卡(208)、限升螺杆(211)和(212)镇压大架(206)组成,各组件以接片(213)、(214)连接装,主机(1)的轴头(122)套负于直立滑槽(207)上;同在各滑槽(207)的内侧于套架2的主架下梁(201)上,各设置配有弹簧(209)的控轴卡杆(208),再在该卡杆(208)的上端并位于架梁(202)的侧面处对称增设摇臂辘轳(210)两套。辘轳(210)和卡杆(208)之间用搅绳连接,构成操纵系统,再在槽(207)的外侧上下梁(203)、(204)、(205)对称设立两根螺杆(211)、(212),该二螺杆垂直各穿装于配有驱动螺母(215)的操纵台和上、下大梁上,在梁架上面,于套负水力变压器1的操作台面沿横向设置有两根镇压大梁(206)。在大梁两端各增设一套梁卡(216),实现套架2与水力变压器1的结合。

所述主机水力变压器的套架顶面上设置有镇压装置(4),其构造为双室水箱(401)、(402),该双室水箱相互连通且有阀控。

所述主机上还设置有阻力装置(3),其构造包括升降自控水犁耙(301),该水犁耙呈A字形双钩连心双铧犁形状,安装于阻力部分的框架(302)各室中间中部对称设置的直立滑槽中,铧犁(301)的两端靠紧滑槽外侧部位处各对设两根升降螺杆(306),该螺杆由操纵台附卡的螺母(307)驱动,在该系统的上方位各梁架处,设置有升降螺杆自控转式板叶形水耙(303),构成该系统自控的阻力装置。

所述水力变压器必要时可增加并联有半自动张闭式导流板(5),其构造为:若干片铁板制的立式小叶(501),叶片(501)中部各附设有一根立式中轴(503),中轴(503)上下两端同套穿于一个方形大框(502)上,并联拼合组成一种大叶板,各叶板中轴(503)穿套过方框(502)的上端处,各固装一齿轮(504),各个齿轮共与一转动链(505)相联,在中心中轴(503)中穿附中齿轮(504)以上的余轴上端横加一短杆,驱动此杆,转动中心轴(503),直接导致各小叶(501)统一由左板的闭合状态转至右板的张开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方山,未经彭方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0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