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发洞穴式古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9671.8 | 申请日: | 199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8144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鑫;方振家;赵恒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邦鑫;方振家;赵恒侠 |
主分类号: | E02F5/16 | 分类号: | E02F5/16 |
代理公司: | 华中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骆如碧 |
地址: | 43001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发 洞穴 古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洞穴式古墓的开掘方法,特别适用于参观旅游和文物、史学、考古研究的场合。
敞开式的古墓开发方法,如我国十三陵的开发,劣化了文物存放环境,发掘后的文物必须转移保存,限于现代对文物保存、养护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国情,转移后的文物往往会发生后期损坏、流失,不利于对文物原体进行考古研究,更不利于旅游观瞻文物原貌。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式(我们将它取名为“孔掘式”)对洞穴式古墓的开发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实施:通过外探提供的古墓有关资料,确定出打窥视孔的最佳位置与方法,再采用现代掘孔技术,在惰性气体正压保护和密封的条件下掘孔,通过孔安装内窥镜、摄像头、传感器和微机,采用内窥法对古墓进行内探,通过内探提供古墓内的文物存放资料,然后根据古墓的实际情况采用内窥法和置换通道法开发洞穴式古墓。所述供窥视、观察和屏幕显示观察古墓内部状况的内窥法为:(a)开掘古墓整体特征代表性观察窥视孔;(b)开掘分片观察部分文物窥视孔;(c)开掘定向定点观察单个文物窥视孔。所述供直接观察和文物考古研究用的置换通道孔法为:(a)开掘横贯式透明直观密封通道;(b)开掘立式透明直观密封通道;(c)开掘母子对接式置换仓;(d)开掘逐级对接式置换仓;(e)开掘机械臂逐级推进置换通道。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能在不损坏、流失、不劣化文物存放与保护环境的条件下对古迹进行保护、养护、考古研究。(二)能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以高级雅趣的全新的形式观瞻古代文明原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邦鑫;方振家;赵恒侠,未经陈邦鑫;方振家;赵恒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价廉及省原木的立体花样门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防洪抗旱种养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