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逆体温变色防伪油墨无效
| 申请号: | 96118606.2 | 申请日: | 1996-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桓 |
| 主分类号: | C09D11/00 | 分类号: | C09D11/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中群 |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体温 变色 防伪 油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助于消费者方便识别商品真伪的防伪印刷油墨。
很长时期以来,由于在多数商品的外包装或铭牌设计上缺乏可随类如光线、温度等外界理化条件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的标识,因而难以使普通消费者辨别商品的真伪。近年来,为了打击并遏制日益猖獗的伪劣假冒商品现象,很多生产厂家以及有关的行政监督部门相继研制并提出了多种商品防伪的技术措施,如在产品包装上加贴激光全息防伪标识以及采用磁性油墨、紫外线油墨和热敏油墨做为商品包装或标识的印刷油墨等。这些措施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假冒伪劣商品潮的泛滥,但在具体实施中却也都还存在有一些缺陷,诸如:激光全息防伪标识的造价高,很难直接印在整个商品的包装上;磁性防伪油墨和紫外线油墨在应用范围上局限性较大,只能适于专业经销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鉴定,而普通消费者不借助专门的识别器具仍很难当场区分真伪商品;相比较而言,利用热敏颜料印制商品外包装或标识的方式无疑是鉴别商品假冒与否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但目前市场上公知的热敏防伪油墨大都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如在用火柴或烟头烧灼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色变反应,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仍有不便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造价低廉、制备方便、可根据人体自身热源做出色变反应且具有热变化可逆性的可逆体温变色防伪油墨。
本发明所述的可逆体温变色防伪油墨为一种专用于印制各类印刷物如商品包装盒、包装纸、包装薄膜、瓶贴以及产品铭牌商标、不干胶标识等的防伪印刷油墨,它由无色油墨和变色颜料混合组成,其中变色颜料重量占油墨总重量的5~20%,所述的变色颜料由银和铜与汞的碘化物的配位物按比例投料合成。这种防伪油墨具有遇升温变色、冷却后颜色还原的可逆性热敏反应,其变色温度在32~34℃且色泽变化敏感、快速、明显,适宜于人体的自身热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只需用手按住商品外包装或铭牌上印敷有防伪油墨的标识,经很短时间后,标识上色泽即发生变化;而当手移开后,标识上颜色又逐渐还原,据此消费者可在不借助其它器具情况下当场检测鉴别出商品的真伪。具体实施中,若变色颜料按不同比例的选择投料合成,均可能使颜色变化的程度与范围受到影响,因而利用该防伪油墨印制的印刷载体将难于仿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这样的:变色颜料由硝酸银(AgNO3)、硫酸铜(CuSO4·5H2O)、碘化汞(HgI2)和碘化钾(KI)按下述比例投料合成:AgNO3∶CuSO4·5H2O∶HgI2∶KI=1.0~1.5∶1.2~1.8∶2.5~3.0∶0.7~1.0。根据以上投料配方所制得的防伪油墨的变色温度为34℃,在此温度之上油墨颜色由橙黄逐渐变至深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之防伪油墨制品的造价低廉、制备方便、色变灵敏且性能稳定,受湿度等环境影响小,益于推广并有助于普通消费者对商品的真伪做出方便快速的鉴别。该油墨制品可用做名酒、名烟、医药滋补用品、化妆品、音像制品等商品包装或铭牌标识的防伪油墨,其应用推广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桓,未经陈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8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连接器
- 下一篇:用氯代烷合成氮酮制备高渗增效农药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