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墨水瓶无效
| 申请号: | 96118444.2 | 申请日: | 199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84038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 |
| 主分类号: | B43L25/00 | 分类号: | B43L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9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墨水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钢笔进行便捷上水的自动墨水瓶。
目前使用的墨水瓶既麻烦又不卫生。每次给钢笔上水先得双手一圈圈地拧开钢笔杆,再用手抓住笔胆,将笔头浸入墨水瓶中连续挤压6至8次、往往中途还得将钢笔倒过来弹弄几下方能保证将胆上满水。由于上水时眼睛的视线是垂直于水面的,因此将钢笔伸进墨水时往往不是伸得不够深无法吸上水,就是伸得太深。最终无疑要用纸张将笔头甚至是自己的手擦弄一番。全过程费时、费心、费纸,还易弄脏环境,于是人们设想了一种与钢笔配合使用的注入式墨水瓶,将钢笔胆换成硬胆,可拨出,再将专用墨瓶为期注水,全过程同样麻烦和须小心;设想了将钢笔的内胆改成注射器式的,但明显减少了笔胆的贮墨量,且同样烦锁;一种申请号为89203609.5的专利设想是将墨水瓶的盖子作出改进,但使用时须将墨瓶倒来倒去,且不能充分上水等等。改进后的墨水瓶和上水方式在上水时仍避免不了要花许多时间,同样得专注小心,可成本却上升了。新产品没有多大优越性。因此,目前市场上人们大量使用的仍旧是传统老式玻璃墨水瓶。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上水时,无须将钢笔笔杆拧开,无须专注小心地吸水或注水。无须事后进行卫生工作的上水充分而时间极短的自动墨水瓶。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它由气泵、抽气单向阀(抽气单向控制阀)及其通道、上水斗、送水阀及其通道墨水室及其通气口、排气单向阀及其通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气泵工作室与抽气单向阀的排出方,与排气单向阀的进入方相互贯通;抽气单向阀的进入方与上水斗,与送水阀的排出方相互贯通;送水阀的进入方直接或间接通入墨水室内的最底部;通气口设在墨水室的最高部;墨水室还设有灌墨口,排气单向阀的排出方贯通墨水室。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形式有:“侧压式”、“握拉式”、“正压式”、“便携式”、“卡瓶式”等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省时、省事、卫生和充分。除“便携式”外,诸实施例均可用单只手甚至只用两根手指去很充分的完成上水全过程,这反映出了明显的便捷性(这对手有残疾的人来说更具特殊意义)。没有一种现有技术能实现单手操作。诸实施例均采用斗嘴及上水斗技术,因而在给钢笔上完水后,无须去擦手和擦钢笔,这既卫生又不会造成纸张浪费的垃圾。诸实施例因无须双手一圈圈地拧开墨瓶盖,又一圈圈地拧开钢笔笔杆,无须高度专心地上水和打扫卫生等等,因此上水全过程只需几秒钟时间。现有的任何技术都远达不到这种高效率。“便携式”自动瓶同前述实施例相比,有两点不足,一是贮墨量小;二是须双手拧开瓶盖,因此花费时间要多几秒。其它方面的优越性相同。“便携式”旨在为长期在外又需带墨水的人提供便利(如大量读书在校的学生),它的突出优点是小巧便携且成本低廉。现有技术给钢笔上水必须仔细观察笔胆,方知水是否上满,而实施例因上水充分而无须此举,只要停顿二、三秒或直接观察外露的“状况显示器”便知上水情况。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 “侧压式”自动墨水瓶中剖图(1:1)
图2 气泵工作室示意图
图3 气筒立体图
图4 上水斗、斗眼立体图
图5 活塞杆、斗架等部分中剖立体图
图6 瓶体中剖及底盘立体图
图7 瓶体俯视及瓶罩仰视图
图8 外顶式单向阀中剖及软胶阀片立体图
图9 内包式单向阀中剖及软胶阀管立体图
图10 按压式送水阀各部件立体图
图11 杠式通气阀各部件立体图
图12 按压式斗盖盖体和双扣环中剖及诸部件立体图
图13 带垫斗嘴中剖立体图
图14 “握拉式”自动墨水瓶俯视图(1:1)。
图15 A-A剖视图(1:1)
图16 斗眼立体图
图17 B-B剖视图(活塞杆)
图18 定位卡条立体图
图19 底盘立体图
图20 一体化上水斗盖体中剖及诸部件立体图
图21 C-C剖视图(1:1)
图22 握拉式气水路循环及各部件连接简明图
图23 “正压式”自动墨水瓶中剖及上水斗A向图(1:1)
图24 壳体立体图
图25 气筒立体图
图26 活塞杆、入室杆等部分立体图
图27 增力架中部及双扣环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未经刘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8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蒸汽凝水二次利用工艺
- 下一篇:冷暖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