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棱焊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03483.1 | 申请日: | 199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36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26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逹郎;岡崎弘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铁溶接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9/127 | 分类号: | B23K9/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装置 | ||
1.一种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棱焊接装置包括:导轨构件;用于将该导轨构件固定成实际上对实际垂直竖立且正交的两块钢板相交的实际垂直线平行的导轨固定装置;在相对于所述两块钢板成实际上为45度角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摇臂;能使第1摇臂在其延伸方向上移动、且固定支承在与该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并包含安装在导轨构件上、能沿着导轨构件在其延伸方向上自动行走的行走驱动用电动机的台车;施加相对于台车,在第1摇臂延伸方向并且接近所述两块钢板的方向上,驱动第1摇臂的力的弹簧构件;用第1摇臂支承并在第1摇臂延伸方向上实际上与所述两块钢板交角的棱对置的仿形辊;支承棱焊接焊炬,并包含用第1摇臂支承,使该棱焊接焊炬在与导轨构件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振动的振动驱动用电动机的振动机构;向该焊炬提供焊接电力的焊接电源;向该焊炬提供电焊条的电焊条提供装置和为驱动台车以及驱动焊炬振动而向所述两个电动机通电并且通过所述焊接电源向焊炬提供焊接电力的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棱焊接装置还包括:支承所述仿形辊和振动机构、能以在与第1摇臂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并与所述第1摇臂连接的第2摇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棱焊接装置还包括:能以在与第1摇臂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并与第2摇臂连接、支承所述振动机构的第3摇臂;调整第3摇臂相对于第2摇臂的旋转角度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棱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机构包含在垂直方向延伸、用第3摇臂支承、固定在以振动驱动用的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的轴体上并与该轴体一起进行旋转的偏心凸轮,和借助于该偏心凸轮,对第3摇臂、以垂直轴为中心进行往返转动驱动的振动构件;用该振动构件支承棱焊接焊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第3摇臂、振动构件能以水平轴为中心旋转;振动机构进一步包含伴随以振动构件的垂直轴为中心的往返转动、驱动振动构件以水平轴为中心进行往返转动用的仿形辊和辊引导装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机构包含:用所述偏心凸轮以垂直轴为中心进行往返旋转驱动的摇臂;支承该摇臂、在其转动方向连接振动构件、在与转动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相对滑动的滑块;确定与摇臂的往返旋转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该滑块位置的振幅调整装置。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构件是平板;导轨固定装置是被固定在所述两块钢板的一块上、相对于所述两块钢板、用实际上是45度的位置支承导轨构件的导轨支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支架包含能相对于固定该支架的钢板的平板面,以实际上垂直的轴为中心转动的杠杆。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构件包含平行于其长轴延伸方向的平行齿条;台车包含由所述行走驱动用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和连接在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小齿轮。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立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构件包含能调整其纵轴延伸方向的位置的上开关撞针;台车包含借助于上开关撞针的触碰而对开/关进行切换的上限位开关;控制器包含用于操作者指示焊接开始/停止和台车驱动/停止的输入装置,对应操作者的台车驱动指示向台车驱动用电动机通电、对应台车停止的指示停止该通电的台车定位用的电动机通电电路,对应焊接开始的指示在所述焊接电源上指示向焊炬提供焊接电力、借助于上开关撞针的触碰对上限位开关的开/关的切换作出响应并指示停止提供电力的供电指示电路,对应该焊接开始的指示、向台车驱动用电动机以向台车上升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极性的电流进行通电、借助于上开关撞针的触碰对上限位开关的开/关的切换作出响应并停止该通电的焊接时台车驱动电动机通电电路,和对应该焊接开始的指示向振动驱动用电动机进行通电、借助于上开关撞针的触碰对上限位开关的开/关的切换作出响应并停止该通电的振动驱动电动机通电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铁溶接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铁溶接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34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