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秧机无效
| 申请号: | 95237652.0 | 申请日: | 199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4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英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文涛 |
| 地址: | 41013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
专利权人曹步贤于1993年6月12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专利申请,专利号为93234125.x,项目名称为:插秧机,其所提供的插秧机结构比较复杂,它在分秧机构中采用沿圆周三等分设制支杆和夹秧部件,在插秧机构中对应采用沿圆周三等分设制连杆和插秧部件,且插秧部件的结构十分复杂,同时,插秧部件受不同泥质和操作速度的影响,容易反向进入导向滑槽,造成卡死,使工作不可靠,又由于机架采用的管架搭接的结构形式,因而各部件之间的工作精度难以保证,影响插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优良的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机架1,传动机构2,送秧机构3,分秧机构4,插秧机构5构成,其中分秧机构4由传动轴9,凸轮盘10,调整盘11,限位挡边12,支杆13,夹秧部件14构成,插秧机构5由传动轴15,连杆16,插秧爪17,滚子18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杆13为一长杆,支杆13的中部与传动轴15连接,在支杆13的两端各设有夹秧部件14,连杆16也为一长杆,连杆16的中部与传动轴15相连,连杆16的两端与插秧爪17的中部铰接,插秧爪17为下端开叉的扁平杆,在插秧爪17的上端设有滚子18。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不会发生碰撞和卡死现象,且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秧机构4和插秧机构5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秧机构中凸轮盘10,调整盘1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机架1,传动机构2,送秧机构3,分秧机构4,插秧机构5构成。
机架1由底板6,侧板7,上支承架8构成,侧板7支承在底板6上,上支承架8支承在侧板7上,在侧板7上分别固定有送秧机构3、分秧机构4、插秧机构5中的传动轴,这样便于保证各运动机构的位置精度。
分秧机构4由传动轴9,凸轮盘10,调整盘11,限位挡边12,支杆13,夹秧部件14构成,凸轮盘10固定在机架1上,调整盘11通过腰形槽和定位螺栓固定在凸轮盘10上,在调整盘11上设有限位挡边12,支杆13为一长杆,支杆13的中部与传动轴9连接,在支杆13的两端各设有夹秧部件14。
插秧机构5由传动轴15,连杆16,插秧爪17,滚子18构成,连杆16为一长杆,连杆16的中部与传动轴15相连,连杆16的两端与插秧爪17的中部铰接,插秧爪17为下端开叉的扁平长杆,在插秧爪17的上端设有滚子18。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将秧苗摆放在送秧机构3上,当由人工操作传动机构运动时,带动送秧机构3,分秧机构4,插秧机构5动作,秧苗由送秧机构3送到分秧机构4,再传送到插秧机构5,由插秧机构插入田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英,未经曹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7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