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固定式下颌骨折牵引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33146.2 | 申请日: | 1995-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1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06 |
| 发明(设计)人: | 祝继斌;李敬华;李丽君;李加印;战延年;张伟;任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继斌 |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振科 |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下颌 骨折 牵引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外固定式下颌骨折牵引器。
现有(已知)的治疗下颌骨折的方法大致分两类:
一是经口腔内的外固定。即在发生骨折的下颌骨齿槽突上行单颌牙间结扎或者上、下颌牙间结扎,加弹性橡皮圈牵引。前者一般用于无明显错位的单纯骨折。后者较常用,恢复关系好。存在的问题是:口腔卫生差,张口度受限,进食及语言障碍,牙龈等软组织损伤明显,复杂性骨折的复位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是经口腔外切开骨内固定。即在口腔外皮肤处进行手术切口,使其暴露骨折断端,并分别在断端两侧钻孔,以钢丝或钢板结扎固定。存在的问题是:手术创伤大、反应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面下部遗贸疤痕畸形,影响面容。再者就是骨折愈合后,常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取出钢丝或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专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外固定式下颌骨折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措施实现的:
外固定式下颌骨折牵引器它包括至少有两个带有双孔的连接头,至少有两根插入并穿过双孔连接头孔内的不锈钢针(克氏针),至少有一根插入双孔连接头孔内的两端带有螺纹段的连接杠,并使两端纹段露出连接头的孔、连接杠的两端分别旋入一个元宝螺母,处于双孔连接头里侧的不锈钢针(克氏针)上各套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有固定螺栓,处于两个连接头之间的连接杠上连接有一根弹性牵引带,牵引带的一端与颅箍连接,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杠上。
外固定式下颌骨骨折牵引器治疗下颌骨折的使用要求:
将下颌骨骨折处的两侧切开约2毫米的皮肤切口,将不锈钢针(克氏针)安装在骨钻上,从切口处钻入下颌骨,达到需要深度后松动骨钻的长头,使不锈钢针与骨钻脱离,将不锈钢针留在下颌骨内(另见图8),然后依次将固定块、双孔连接头套在不锈钢针上,将连接杠穿入两个双孔连接头的孔内,连接杠的两端头露出双孔连接头,从连接杠的两端同时旋入无宝螺母,使不锈钢针向内收拢,使下颌骨骨折断面逐渐靠近,直至下颌骨骨折断面完全吻合,恢复正常的咬
关系。将颅箍固定在头部,弹性牵引带的两端分别连接颅箍及连接杠,以防外固定式下颌骨骨折牵引器下垂,即手术及固定完毕(另见图10)。
优点及效果:
使用外固定式下颌骨骨折牵引器治疗下颌骨折,其手术创伤小、反应轻,并发症少,骨折的复位及固定均较理想。术后对张口、语言及进食影响较小,口腔卫生好,面部瘢痕畸形不明显,骨折断面在外力的作用下吻合并紧密固定,骨折愈合快。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图。
图2是图1中连接杠2的视图。
图3是图1中不锈钢针6、9的视图。
图4是图1中连接头1、1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A-A的剖视图。
图7是图5B-B的剖视图。
图8是不锈钢针(克氏针)在下颌骨的钻入位置图。
图9是连接杠,双孔连接头的安装位置图。
图10是手术固定示意图。
图11是第2个实施例的外固定式下颌骨折牵引器的部件构成及固定示意图。
图中 1、双孔连接头 2、连接杠 3、元宝螺母4、固定块 5、固定螺栓 6、不锈钢针 7、弹性牵引带 8、颅箍 9、不锈钢针 10、固定螺栓 11、固定块 12、元宝螺母 13、双孔连接头 14、喇叭形孔 15、喇叭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继斌,未经祝继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