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防盗窗无效
| 申请号: | 95230153.9 | 申请日: | 1995-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7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峰;张玉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峰;张玉昆 |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E06B9/68 |
| 代理公司: | 营口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长敏 |
| 地址: | 115003 辽宁省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防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窗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民宅和共公场所窗户的防盗措施只是安铁栅栏或者一个铁窗罩。其缺点是:即遮光又不美观,且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多功能防范、安全可靠的电子防盗窗。
本实用新型由百叶窗帘、红外线触发报警放电装置构成。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百叶窗帘由上、下盒总成、带有放电电极的叶片、导线、升降绳、角度绳组成。上盒总成2固定在上框1上,上盒总成2下部装有红外线接收滤光片3,上盒总成2上部有一放音孔12。下盒总成8固定在下框9上。下盒总成8的上部装有红外线发射滤光片10。
上盒总成2内部是由接收、报警、放电、整流电源电路、电池联接组成(见图2)。下盒总成8内部由发射电路组成(见图2)。
叶片4通过叶片角度绳6、升降绳7串接在一起,再与上盒总成2、下盒总成8联接成帘。叶片的放电电极5经导线11与上盒总成2内部的放电电路联接。下盒总成8的发射电路经导线13与上盒总成2内整流电源电路联接。
红外线触发报警放电电路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当接通电源后由IC1等组成的红外线发射电路经红外线发射管LD发射出40KH左右的红外线脉冲信号。
由IC2红外线接收管VD等组成的红外线接收电路,接收到红外线脉冲信号后,IC2脚⑦输出高电平。由IC3等组成的触发延时电路,此时IC3脚②也为高电平,IC3脚③输出低电平。可控硅SR不受触发而截止。
由IC4、IC5等组成的报警电路和IC6、BG、变压器B组成的放电电路不得电而不工作。此时为戒备状态。
当红外线发射管LD发射的红外线被遮挡,红外线接收管VD接收不着红外线信号时,IC2脚⑦输出低电平,IC2脚②也为低电平,IC3受触发而翻转脚③输出高电平,可控硅SR受触发导通报警电路,放电电路而得电工作。经一段延时后,IC3翻转IC3输出低电平,可控硅SR截止,报警电路、放电电路失电而停止工作。
如果红外线发射管LD发射的红外线再次被遮挡,则整个电路再次工作。
图3中元件的名称和型号如下:
IC1为时基电路,型号:NE555
IC2为红外线接收电路,型号:CXZ0106
IC3为时基电路,型号:NF555
IC4为发声电路,型号:MX-08
IC5为功效电路,型号:TWH68
IC6为时基电路,型号:NE55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强硬拦阻式防盗措施和触发报警放电电路的防盗技术,以红外线为看不见的屏障。
当盗贼破窗而入时,必须通过百叶窗帘前的多条红外线。只要有一条红外线被遮挡就会触发报警和进行放电。此时大功率超响度以120分贝以上的声响发出震耳的报警。同时,放电电路产生脉冲电压放电,洞吓盗贼(此电压对人体无伤害)。总之,以强有力的拦阻方式和高分贝声响报警的强大威慑力使来犯者胆颤心惊,望而生畏,使之达不到盗窃目的。触发后的报警和放电电路经过一段延时后,自行停止工作。而红外线触发电路则始终处于警戒状态。如果盗贼再次来犯,整个防犯系统又重新工作,报警放电。当主人回来后,可把此防盗系统电源关闭,待主人离宅时,再须把电源接通备用。
这种防盗窗的优点是:结构严紧,制造简单,可靠性强,防盗性能高,造价低,适合于家庭和单位要害部分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1-上框 2-上盒总成 3-红外线接收滤光器 4-叶片 5-叶片电极 6-叶片角度绳 7-叶片升降绳 8-下盒总成 9-下框 10-红外线发射滤光片 11-导线 12-放音孔 13-导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原理图
按附图所示的结构和说明书第五部分的说明,应用现有的百叶窗帘的加工技术加工,购置零部件,组装起来即可实施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峰;张玉昆,未经刘晓峰;张玉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0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