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背可倾仰坐椅的鞍架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95226156.1 | 申请日: | 1995-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6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育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育鸿 |
| 主分类号: | A47C1/024 | 分类号: | A47C1/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椅背 可倾仰 坐椅 架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背可倾仰坐椅的鞍架构造。
以往,台湾曾研制出“可供椅垫背共用弹性元件的座椅鞍架结构”,其使椅背可倾仰动作,是采用常规的用较粗直径线材制成的圈形压缩弹簧,以能长期使用,但其弹性差,椅背倾仰有较硬不舒适的感觉。于是,有人研制了新型结构:采用角柱形扭力弹簧,由一端伸入固持管的右端口,另一端则伸入在回转管的左端口,使其成为较为柔性的适应椅背倾仰及复位动作。但是,该结构需由椅垫和椅背同时动作,当椅背需后仰时,需用脚蹬地,椅背和椅垫才会同时动作,当椅背需后仰时,需用脚蹬地,椅背和椅垫才会同时后仰,且脚会有离开地面情形,使人有不安全感觉。此外,当椅背和坐垫一体转动时,该椅背和坐垫之间的夹角不会改变,使乘坐者的上、下半身不会有舒展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椅背可倾仰坐椅的鞍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坐垫底部装配有支持座、座,该座可供椅背轴柱结合,座上设有可供鞍架一端铰接的轴管,鞍架另一端则装有椅背,其特征在于:鞍架与轴管铰端端设有分别供左内管及右内管一端套穿并伸出的两个轴孔,上述伸出部分供轴管套置,左、右内管分别设有内孔,该内孔可供扭力弹簧棒一端结合,左内管则固定在鞍架轴孔内,使左内管与鞍架可一起转动,而右内管可在鞍架轴孔内转动,该右内管也可顶在坐垫或其支持架,使右内管不可与鞍架一起转动。
上述右内管设有一个可供螺栓旋合和伸出的螺孔,该螺栓顶端与坐垫或其支持座顶接,且其螺杆伸出量可以调整。
上述扭力弹簧棒与左、右内管的内孔,可以是非正圆形状的啮套,或者可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棱柱形扭力弹簧棒,且坐椅只有其椅背倾仰动作而坐垫不会动作,使乘坐者可舒服地仰动上半身,使乘坐人员的腰得以伸展而舒畅。装置结构简单,扭力弹簧棒较为柔软,使椅背的贴靠更为舒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侧视图。
图4是图3的螺栓调整变化情形图。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坐垫1、椅背2、鞍架3等构件。坐垫1是在底部设有支持板11,该支柱板用定位元件螺栓紧固,该支持板11本身用焊接方式固定一个座13,该座13设有一体的轴管14,轴管14可供左内管31及右内管32穿套及产生转动,座13有孔16可供椅架轴柱16结合,使坐垫被支持在适当高度;支持板11设有定位孔18,可让定位梢17插入,使椅背22可转动。
椅背2上端供背部贴靠,该椅背2底部可与鞍架3结合,如图所示,其上螺孔21供螺杆22的螺纹旋合,使椅背2与鞍架3结合成一体。
鞍架3的一端设有孔30,供螺杆22的螺纹结合椅背,另一端则以延伸的两臂分别设有轴孔33,其一个轴孔33供左内管31一端伸入, 且两者可用焊接方式予以固定(参见图2),鞍架3的另一轴孔33可供右内管32一端伸入,右内管32可在轴孔33内活动旋转。该左、右内管31、32伸入在鞍架3的轴孔33之间的部分,穿接在轴管14内可以转动,形成鞍架3与坐垫1的活动旋转的铰接构造。左内管31、右内管32设有非正圆的内孔311、321,该内孔321、311供扭力弹簧34穿置,因左内管31与鞍架3的轴孔33焊接成一体,则当鞍架3对轴管14转动时,扭力弹簧34一端就随着旋转,扭力弹簧34的另一端则啮套在右内管32的内孔321,该右内管32因与轴孔33之间可以活动旋转,且此右内管32顶接在坐垫1上,所以,套在右内管32内孔321的扭力弹簧就不可转动,如此,来自扭力弹簧棒34转动端的转动力量消失时,该扭力弹簧34可自动复位。右内管32以其延伸出来的螺孔322供一个螺杆323旋合,螺杆323可以旋转,其终端可顶在支持板11上,使右内管32保持不会转动,且可由螺杆323的转动来调整螺孔322顶部与支持板11之间的距离,也即可以改变左、右内管31、32的内孔311、321错移角度,也即可以改变扭力弹簧棒34的弹性。扭力弹簧棒34可以是非正圆形状,尤以棱柱形为最佳,其两端分别套在左、右内管31、32的内孔311、321内,必要时,可用焊接固定。该扭力弹簧棒34具要可扭转复位的特性,使其一端被固定,而另一端被扭转的情形下,该扭力弹簧棒可自动复位,由此可驱动鞍架3复位,鞍架3另外设有定位孔35,可供销钉17插入,使鞍架3不可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育鸿,未经林育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6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免粉笔课堂教学黑板
- 下一篇:直读式橡、塑密度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