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头研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6141.3 | 申请日: | 199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4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奇 |
主分类号: | B24B3/26 | 分类号: | B24B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 研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钻头研磨装置,尤指一种可正确地进行校正,研磨钻头钻锋角,同时能有效维持钻头应有锋利度,并极具实用功效的钻头研磨装置。
传统的钻头研磨装置8,其定位片81是安置在钻槽82内,因钻头83本身为麻花螺旋状,在前或在后固置在钻头研磨装置8上时,其钻锋角可随时变化,无法提供定位的钻锋角及静点,除了专业人外均无法判断适当的钻锋角,因此不能研磨出正确的钻锋角(一般定为一百三十度)及良好的静点,造成该钻头83在钻孔加工时中心定点不易,导致扩孔量增大,影响钻孔效率。其次,用在研磨大小不同的钻头83时,均需重新设定定位片81,该定位螺丝84经常松释,需不断螺固,造成诸多不便;又,传统钻头研磨装置8与砂轮连结,是利用支座85安装在桌面86上,造成其在与砂轮机配合使用时,根本没有相同的基准面,请配合参阅图6、7所示。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积多年从事钻床、凿床、研磨机械及相关配件的设计及制作经验,为使钻头研磨装置更臻实用,经不断地努力和研究分析,终于研制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钻头研磨装置,当钻头校正时,钻唇是与基准规上方的定位基板侧面接触成为一基准,而其定位基板是安置在钻槽内的前方,以使操作的人员能够简易、正确的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研磨装置,以满足一般人及初学者的需求,可达到快速、方便且实用的钻锋角校正及研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头研磨装置,包含一基座组件,供一调整机构和一夹持机构设置在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组件的座体左下方是用螺丝紧固定位基板,因而构成校正钻头钻锋角的基准规;所述的夹持机构则由滑块、夹具和锁钮等元件构成,其中滑块截断面呈V形体,其V形槽内供置放钻头,在二侧壁分别向外突伸公榫以扣组夹具,另在其一侧壁开设凹沟,以便用锁钮枢置在座体的吃槽里面;所述的夹具略呈拱形,二脚对应朝内设弯曲钩翼,以枢跨结合在滑块公榫上,在其中央位置设一螺纹孔,使螺组锁钮夹持钻头;所述的架板是略呈“”形的板片,板面预留多个长槽椭圆孔,一端则借助垫圈和螺栓锁接在砂轮外壳螺纹孔上,另一端以垫圈和螺栓固接连结板;所述的连结板成“”形,顶面设有圆孔,此顶面圆孔插入钻头研磨装置的偏心支轴螺纹杆,再用螺帽和锁钮予以枢结。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特征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行钻头校正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行钻头校正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传统钻头研究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7为传统钻头进行校正时的正视图。
图号说明:
10基座组件,11座体,111穿透孔,112突耳,113插槽,114吃槽,115螺孔,116基准规,117螺孔,118纵向穿孔,119抵持突缘,110缺角,12偏心支轴,121径向通孔,122竖耳,123螺纹杆,13螺栓,14螺帽,15定位基板,16螺丝,20调整机构,21调整块,211螺纹孔,212穿耳,213螺纹孔,22微调杆,23螺帽,24轴杆,241前端,25、26锁钮,30夹持机构,31滑块,311V形槽,312公榫,313凹沟,32夹具,321钩翼,322螺纹孔,33、34锁钮,40钻头,51架板,511、512长槽椭圆孔,52连结板,521圆孔,522螺帽,523锁钮,53、54螺栓,531、541垫圈,60砂轮机,51砂轮,62螺纹孔,8钻头研磨装置,81定位片,82钻槽,83钻头,84定位螺丝,85支座,86桌面。
本实用新型的钻头研磨装置包含一基座组件10,可供一调整机构20及一夹持机构30等设置在其上,而该基座组件10是由座体11、偏心支轴12、螺栓13、螺帽14、定位基板15及螺丝16等元件所组配而成,其中座体11下部延伸是设穿透孔111的二突耳112,以便其间形成一插槽113,使螺栓13和螺帽14锁入偏心支轴12,上部为ㄩ形吃槽114,用一锁钮34从螺孔115旋入枢设夹持机构30的滑块31,其左下方是用螺丝16紧固定位基板15,而构成校正钻头钻锋角的基准规116,另在其右侧设一与径向螺孔117互通的纵向穿孔118,以利用锁钮26组配调整机构20的轴杆24,而在此纵向穿孔118后方设一抵持突缘119,而挡止轴杆24在调整机构20前进时可使其与基座组件10保持一定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奇,未经张文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6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