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风型煤大灶无效
| 申请号: | 95219277.2 | 申请日: | 199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0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盛;焦鸿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盛 |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处仁 |
| 地址: | 10005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风型煤 大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固体燃料的家用炉灶,涉及一种反向燃烧、二次进风、燃烧型煤的大灶。
目前,已有的型煤炉灶运用反向燃烧原理,可提高燃烧效率。即由上层煤向下预热,点燃下层煤,使上层煤燃烧过程的烟气得到充分燃烧,减少冒出的黑烟,避免环境空气污染;并利用底层煤对上层煤的部分引燃作用:提高炉口温度。其燃烧特点是,上层引煤先燃乏,下层煤后燃乏,需要采用下加煤方式,但由于炉条阻隔,十分不便;为了提高燃煤热效率,已有在炉膛周围设置二次进风口的,但是,由于二次进风口设置的位置、数量的不同,有时二次进风的温度偏低,难以提高炉火温度;再者,现有型煤炉灶对烟道的烟尘沉降未采取措施,烟气净化不够,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制作一种二次进风的型煤大灶,改进二次进风的风道结构,改造烟道结构和炉条构造,采用水平向加煤口,以进一步提高型煤大灶的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风型煤大灶,由灶体、燃烧室、炉箅、烟道、二次风道组成,其特征是,灶体炉口两侧设有左、右环形烟道,在左、右环形烟道的水平段上,分布有小烟道口,环形烟道在炉体后部与烟囱连通处,设向下排放烟气的弯道;灶体燃烧室两侧设有左、右二次风立管,左、右二次风立管在灶体内上行到燃烧室上部,连通成二次风卧管,二次风卧管上密布双排送风小孔,上排送风小孔呈水平向,下排送风小孔成下斜向;燃料室内壁周边设竖向瓦楞状通风瓦板;燃烧室水平侧设有水平向加煤口;炉箅为平行排列、有规定间距的铸铁炉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炉箅上排列堆放方形型煤,最上层为引燃煤,经点火后,型煤逐层向下燃烧;空气从炉箅下方沿炉箅间隙上行,助燃型煤;同时沿二次风立管上行到燃烧室上部的二次风卧管处,从送风小管喷出射向型煤表面,以补充氧气,燃烧烟气;燃烧烟气从环形烟道的小烟道口进入环形烟道,再经排放烟气的弯道,进入烟囱,经降温后排至大气。添加型煤时,只需开启水平向加煤口,向内推入一摞型煤,燃尽的一摞型煤即可被推落入炉灰坑内,完成加煤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燃烧充分而稳定,一次加煤,可持续12小时,火力旺盛;减少添煤工作量,节省人力;节省燃煤;燃烧过程不必鼓风,解除鼓风机噪声困扰;不冒黑烟,不出粉尘,不污染环境。适宜在城镇推广应用。适用于各种家庭、食堂、餐馆用型煤炉灶。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二次风型煤大灶内部构造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二次风型煤大灶内部构造透视图
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风型煤大灶,由灶体、燃烧室、炉箅、烟道、二次风道组成,其特征是,灶体1炉口两侧设有左、右环形烟道2、3,在左、右环形烟道的水平段上,分布有小烟道口4,环形烟道在炉体后部与烟囱连通处设向下排放烟气的弯道5;灶体燃烧室两侧设有左、右二次风立管6,左、右二次风立管在灶体内上行到燃烧室上部,连通成二次风卧管7,二次风卧管上密布双排送风小孔8,上排送风小孔呈水平向,下排送风小孔成下斜向,燃料室内壁周边设竖向瓦楞状通风瓦板9,燃烧室水平侧设有水平向加煤口10。炉箅为平行排列、有规定间距的铸铁炉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盛,未经李国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9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