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16054.4 | 申请日: | 1995-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1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玉才;刘超;吴培德 |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毁 一次性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身器,它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所使用的注射器,虽然要求只使用一次,但因其本身没有自锁或自毁的结构,不能防止重复使用,所以许多不法分子回收使用,以致造成极大的交插感染或致死人命的恶性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廉、使用一次后其结构自行破坏,无法重复使用的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1是针头座位于中心位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针头座位于侧部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塞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带限位盘塞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导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B-B剖示图。(单向牙锁定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8是封盖与针管连接示意图。
如图1所示,注射器主要由针管(1)、塞杆(2)、塞头(3)、塞堵(4)和导向片(5)组成。塞杆的横截面是园形或十字形,(下面以十字形为实施例)它的前端安有橡胶塞头(3),塞头与针管为紧配合,其后端上下边缘处各设有一段单向牙(2.1),一般可以设在距离塞杆手柄(2.2)15-30mm处,由于针头座(1.1)位于针管前端面中心位置,因此塞堵(4)安在橡胶塞头(3)的中心孔内;如图5和图6所示,针管后端的针管座(1.2)上开有若干小孔(1.3),导向片(5)上设有若干个小园柱体(5.1)与小孔(1.3)一一对应相扣合,选用4个为最佳;导向片内缘上下中心位置各开有一导向槽(5.2),槽内各设有一舌头(5.3),舌头上的单向牙方向与塞杆后端单向牙(2.1)方向相反。
塞堵的实施例1:
如图3所示,塞堵(4)的前端呈伞状,它由两个以上的燕尾翅(4.1)构成,其中部为锥形,与针头座的锥孔(1.1.2)紧配合,后端是园柱体,它与塞头开孔相配合。
塞堵的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塞堵(8)的前端呈伞状,它由两个以上的燕尾翅(8.2)构成,其中部为锥形,与针头座的锥孔(1.1.2)紧配合,后端是园柱体,它与塞头开孔相配合,中部与后端部连接处设有一限位盘(8.1)。
如图1和图2所示,注身器的后端可设有封盖(6),如图8所示,封盖与针管座(1.2)通过若干个小塑料柱(7)连为一体,塑料柱可选用14个为最佳。
如图2所示,当针头座(1.1)位于针管(1)的侧部时,塞堵安在塞头侧部的开孔中。
使用时,若带有封盖,用手将其掰掉,针管座后端面上留下小塑料柱(7)的断痕,由此可以判断注射器是否使用过。当向后拉动塞杆(2)吸取药液时,十字形塞杆通过导向片径向定位,导向片是采用聚丙烯柔性塑料;注射时,向前推动塞杆,快注射完毕时,塞堵进入针头座孔内,前端进入孔(1.1.1)中,燕尾翅被卡住不能退出,塞堵的中部进入锥孔(1.1.2)中,它们之间为紧配合,塞堵将针头座的孔堵死不能取出,无法再使用;此时,塞杆后端的单向牙沿导向片的舌头顺牙而过,塞杆不能再向后拉动,因塞杆与舌头上的单向牙相互锁死,使注射器无法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玉才;刘超;吴培德,未经唐玉才;刘超;吴培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6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贴敷堵漏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隔膜压滤机滤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