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光源双翼椎板自动拉钩无效
| 申请号: | 95206652.1 | 申请日: | 1995-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0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茂;胡金城;李重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重茂;胡金城;李重尧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 地址: | 315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双翼 自动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外科手术拉钩器械。
髓核组织摘除是治疗腰椎间盘实出症有效方法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如遇光线不足或暴露不好而影响视野,都会直接影响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传统的椎板拉钩,需要一名助手帮助牵拉拉钩,或用绷带悬吊在手术台上,增加了手术人员和麻烦,再加上传统拉钩结构上的缺陷,使手术部位的肌肉从拉钩的两边挤压在手术视野中,无法按手术需要持久,稳定地拉开手术部位以外的肌肉组织,使医生无法获得良好的视野,而切口又小(约4厘米)而深,灯光也难以照射进去,这都影响了手术的安全系数和手术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化手术操作,便于伤口暴露,提高手术效果的带光源双翼椎板自动拉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双翼拉钩通过拉钩调节固定器与矩形框架形成滑动可调连接,框架的前沿边上设有2个沿其滑动移动的棘突钩,在框架的一顶角处设有冷光源调节固定钮,实现照射方位的调节。
利用上述拉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摘除髓核组织手术,可手动调节切口拉开距离,并保持不变,减少手术辅助人员、节省手术费用,椎板上的外翻唇结构,防止肌肉挤压在手术视野中,开阔了手术视野,以便加快手术速度,减少患者痛苦。拉钩配有冷光源,创口内直接照明,光线充足,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该拉钩还具有结构简单,临床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双翼拉钩结构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冷光源调节固定钮结构图。
按上述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带光源双翼椎板自动拉钩(参见图1-6)的双翼拉钩(1)呈L形,顶面具有15条平行排列的凹槽(12),椎板部分两侧具有外翻唇(13),防止手术部位两侧肌肉挤向手术视野中。拉钩通过拉钩调节固定器与矩形框架(7)形成滑动可调连接。拉钩调节固定器包括与框架焊接一体的滑座(2),滑座具有形滑槽,矩形截面的双翼拉钩(1)可沿着滑槽滑移调节距离,滑座(2)顶面装有通过铰支点(11)连接的揿板(4),揿板的一端呈弯曲状的限位爪(3),它穿过滑座顶面孔与拉钩顶面的任一凹槽(12)钩拉吻合,它的作用是锁定拉钩调节后的距离不变,揿板的另一端与滑座之间装有簧片(10),簧片一端固定在揿板下侧,另一端固定在滑座上侧。
框架(7)按手术创口特征呈矩形结构,内框尺寸88毫米×52毫米(切口一般长40毫米,宽30毫米),足够手术切口的需要,在其前沿边上设有2个可沿其滑动移动的棘突钩(8),可按病人手术需要移动位置。框架的一顶角处设有冷光源调节固定钮,它包括与框架焊接一体的带柄球体(9),具有冷光束孔(14)和球形凹穴的两个万向扭板(6)相对抱合在球体上,球形凹穴与球体相吻合,由螺钉(5)将其紧固,连接冷光源的电线装在冷光束孔(14)内,使用时按需要可作万向扭转调节。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先剥离好骶棘肌,然后用拉钩(1)钩住小关节,用棘突钩(8)顶住棘突,再调节拉钩至暴露满意为止,调节时用手指压揿板(4)一端,使限位爪(3)脱开拉钩凹槽(12),此时即可移动拉钩至需要位置,待手指一旦放松,揿板在簧片(10)作用下复位,使限位爪卡入相吻合的凹槽而被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重茂;胡金城;李重尧,未经李重茂;胡金城;李重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6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