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防水卷材浸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2725.9 | 申请日: | 1995-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475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祖 |
主分类号: | B05C3/02 | 分类号: | B05C3/02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王敏 |
地址: | 65001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防水 卷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状或片状产品的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浸浆装置,是防水卷材生产中的配套设备。
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关键,对此,本发明人进行了多年探索与研究,首次成功地使用废旧硫化橡胶为主要原料,将其制成性能优良的防水涂料,在这个技术领域先后提出了“废旧硫化橡胶再生法”(专利号:87100611),“高饱和度再生橡胶防水材料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91109502.0)“快速节能脱硫机”(专利号:92226280.2)等多项专利,并在工业生产中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防水卷材是利用防水高聚物SBS、SBR、CR、11R、CPPM等20余种高分子防水涂料生产的一种层状或片状产品,具有防水隔热效果好,厚薄均匀等优点,但现有技术中,防水卷材是沿用原来传统的油毛毡生产设备,这样的设备笨重烟尘大,污染比较严重,需要使用蒸汽锅炉,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从国外购进的设备结构复杂、价格非常昂贵,设备检修不方便,耗电量也很大,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操作维修方便,易于安装,且价格低廉的浸浆装置,使用该装置能使本发明人研制的废旧硫化橡胶制成的液状防水涂料迅速均匀地浸透玻璃纤维、黄麻织物或无纺布。
下面结合附图及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侧,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附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辊筒(1、2、3、4、5、6、7),调节螺杆(8),防水涂料进口槽(9),防水涂料贮槽(10),防尘通风罩(11),手轮(12),支承架(13),电源开关(14、15),调节齿轮(16),传动齿轮(17),连接杆(18),传动齿轮(19、20),传动链条(21),外壳(22),黄麻织物(23)。
本实用新型是由辊筒(1、2、3、4、5、6、7),调节螺杆(8),防水涂料进口槽(9),防水涂料贮槽(10),防尘通风罩(11),手轮(12),支承架(13),电源开关(14、15),调节齿轮(16),传动齿轮(17),连接杆(18),传动齿轮(19、20),传动链条(21),外壳(22)所组成,辊筒(1、2、3、4、5)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水涂料贮槽(10)的壁上,调节螺杆(8)固定在防水涂料贮槽(10)的槽沿上,辊筒(6、7)的轴承用金属片与调节螺杆(8)相连,用旋转螺杆(8)调节辊筒(6、7)相互间的间隙, 各辊筒之间由传动链条(21)连接传动,防尘通风罩(11)装在支承架(13)上,支承架(13)固定在贮槽上,旋转手轮(12)用螺栓固定在防尘通风罩(11)上。辊筒(2)的轴上装有连接杆(18),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手轮(12)相连,可用旋转手轮(12)调节辊筒(2)的水平高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简要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加热熔化好的防水涂料由进口槽(9)流入贮槽(10),涂料散发的烟尘由防尘通风罩(11)排出,玻璃纤维、黄麻织物或无纺布,经由辊筒(1)进入防水涂料贮槽(10),调节辊筒(2)的高度,使织物纤维充分的浸透在涂料液体中,然后浸透了涂料液体的织物,经过不断转动着的辊筒(3、4、5)传送到辊筒(6、7)之间,用旋转螺杆(8)调节两辊之间的间隙,使织物上的涂料层厚薄均匀,并牢固的附着于织物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生产实践中,该装置却非常方便实用,具有突出的技术效果,用本装置制造出柔性油毡、SBR、SBR、APP、EPDM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三元乙丁橡胶防水卷材及低温油毛毡等系列产品,经昆明大学化轻系高分子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表明,产品性能优良,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本实用新型能耗低,操作维修方便,易于安装,且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祖,未经李光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2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