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压力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5202339.3 | 申请日: | 199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209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航;李跃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市河西科利尔环保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温彪飞 |
地址: | 030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压力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车用轮胎的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靠轮胎压力传感的无线报警装置。
机动车行驶中,轮胎受损欠压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拖挂车辆的轮胎行驶状况,驾驶员更难以及时掌握,极易形成事故隐患。公知技术中,轮胎欠压报警,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机械头探式,依靠车体在轮胎欠压时的相对位移,导通有线报警电路。此类装置受路况不平影响,极易造成误报警,而且有线传输方式,其布线繁杂,实用性受到限制。另一类为无线发射1接收报警器,其均需附设发射天线,如CN1042333号“轮胎失压报警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其发射天线拖挂在发讯器外端一体固定在轮胎,即易受到污染,又对电磁信号形成一定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可靠,传输损耗小的轮胎压力无线收发讯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报警器包括有发射机,接收机。发射机由外壳(1)、压力传感器(2)、发射线路板(3)、电池(7)、导气胶管(13)组成,压力传感器(2)内顺次安装波纹管(23)、中心杆(22)、弹簧(21)、上电极(K18)、下电极(K19),上、下电极引线联接发射机电源电路,发射机天线T1与车体金属导体导通。
接收机由外壳(28)、线路板(29)、接收天线(30)、接收机电池(31)组成,接收机天线T2拖带出接收机外壳外部。
发射机和接收机调频信号调制传输,其收发频率在3—30MHZ范围内调整。
轮胎报警器的安装及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发射机安装在相对气门嘴的轮毂上,导气胶管(13)联通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腔与轮胎内腔气压。当轮胎受损欠压至正常压力的70%时,传感波纹管(23)受压位移,带动中心杆,导通上下电极(K18、K19),接通发射机电路发出报警信号。由于发射机的发射天线直接与车体金属体导通,传输信号直接感应到装在驾驶室内的接受机天线T2的末端,触发警报装置报警。
本实用新型相比公知技术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由于在传感部分采用了弹性敏感元件波纹管与传感器外壳形成密闭压力腔,同时配加阻尼弹簧,其工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传感器的性能不受温度影响,至临界点的抖动极小。其次,将馈线和天线合一,巧妙地利用车体作信号传输线,工作更为可靠,尤其是在拖带车辆上使用,效果更为理想。本产品机经装车实际使用,发射机功率仅为十几毫瓦,即可启动报警信号,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以下结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附图1为发射机结构立体图。
附图2为压力传感器结构图。
附图3为发射机安装示意图。
附图4为接收机结构立体图。
附图5为发射机电路图。
附图6为接收机电路图。
图中,1为发射机外壳,2为压力传感器,3为发射线路板,4为固定外钢板,5为石棉垫,6、10、11为紧固件,7为电池,8为橡胶圈,9为电池盒,12为管卡,13为导气胶管,14为轮胎接管嘴,15为传感器安装架,16为调整螺钉,17为垫片,K18、K19为上下电极20为法兰,21为阻尼弹簧,22为中心杆,23为波纹管,24为胶封,25为垫片,26为轮毂,27为接收机外壳,28为接收机线路板,29为接收机天线,30为接收机电源引线。
轮胎欠压时,受波纹管(23)和阻尼弹簧(21)的弹性张力,带动中心杆(22)上移,与中心杆固为一体的下电极K19与上电极K18导通,接通发射机电源电路。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经金属车体传输感应,驾驶室内的接收机天线接收信号馈送至接收机电路,经调制输出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显示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市河西科利尔环保公司,未经太原市河西科利尔环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2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