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上链的飞轮迫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5200126.8 | 申请日: | 199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2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宗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宗泰 |
主分类号: | B62M9/10 | 分类号: | B62M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飞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上链的飞轮迫合结构。
已有飞轮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一管状的定位轴40周面设几个卡齿,而在大小不相同的齿轮50的套孔51上设凹槽,使齿轮50套在定位轴40时,借助卡齿与凹槽相互嵌合定位,其中,位于一端的齿轮50与夹环60间设有迫合结构,当夹环60螺锁在定位轴40一端时,借助迫合结构而使夹环60确实夹紧,从而使各齿轮50固定,上述齿轮50与夹环60之间迫合结构是:齿轮50的套孔孔缘处直接形成凹凸纹510,而夹环60则于一端周面形成数个凸缘61,并于凸缘61面上形成与前述凹凸纹510相配合的凹凸纹610,使夹环60套入齿轮50获得放射方向定位后,其凸缘61乃附贴于齿轮50端面,一方面获得轴向定位,另一方面使两者的凹凸纹510、610相互贴合,而达到迫合,但是,由于该设计不太合适,使用中仍存在以下缺点:
1、结构复杂,不易制造,成本高:它直接在齿轮50的套孔51端面形成凹凸纹510,造成夹环60必须再加设突起的凸缘61,才能做到迫合,但是,夹环60再制成凸缘61,制造难度大,浪费工时,增加成本,尤其在冲制过程极易产生废品。
2、如上所述,在夹环60周边设突起凸缘61,并在凸缘61上设有凹凸纹610,以便配合齿轮50的凹凸纹510,但又要考虑避免夹环过厚,否则将增加飞轮厚度,造成增加飞轮齿轮数目的难度以及飞轮运转的灵活度,因此,将凸缘61设计成薄形,但因凸缘较薄,其凹凸纹610经一段时间使用后,极容易崩牙,耐用性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上链的飞轮迫合结构,该结构简化、成本低、牢固、稳定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定位上链的飞轮迫合结构是在定位轴周面设几个卡齿,供几个齿轮卡套在上面,以夹环螺锁于定位轴的一端束紧,其中位于一端的齿轮与夹环间设有迫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迫合结构是:齿轮的套孔一侧边缘环设凹缘,而在凹缘面上形成密布的凹凸纹;夹环呈简单环状,其一端面上形成与凹缘相配合的凹凸纹,另一端面则设有几个嵌槽,夹环嵌置于齿轮的凹缘内,借助凹凸纹相互啮合,使其迫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剖示图
图3:图2的局部剖示放大图
图4:已有的飞轮迫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中,所表示的结构大致与已有的结构相同,它包括:定位轴10,几个齿轮20及夹环30,其 是在一端的齿轮的套孔21的一端缘处沿着其圆周形成凹缘22,而在凹缘22面上形成密布的凹凸纹220,而夹环30形成简化的环状,它的一端面加工成有与凹缘22的凹凸纹220相配合的凹凸纹31,另一端面则形成嵌槽32,可供手工具嵌插扳转。
图2、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如同常用的一样,先将各齿轮20套于定位轴10上定位,再将夹环30螺锁于定位轴10的一端,借助夹环30逐渐锁紧,该夹环30乃深入位于一端的链轮20的套孔21内,使夹环30的凹凸纹31与凹缘的凹凸纹220相互啮合,即可使这些构件牢固定位,如欲拆开该结构,则可借助手工具嵌插于嵌槽32反转,即可开启。
本实用新型优点:
1、结构简化、制造容易、大幅度降低成本:它是在齿轮20端面形成供夹环30容纳的凹缘22,并设凹凸纹220,使夹环30直接形成环状及凹凸纹31即可,冲制容易,不易产生次品,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2、如上述结构,本夹环30不需加设凸缘,无四周延伸的赘边,其凹凸纹31直接形成于为一整体的环状夹环30上,结构强度好,不会产生崩牙,而且夹环30深入齿轮可减低飞轮的整体厚度,有利于增加齿轮数目。
3、在夹环上设有嵌槽32,使夹环在简化结构的要求下,仍然兼具拆装简便的功能,非常实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牢固性,使用方便,可彻底改善已有产品的诸多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宗泰,未经梁宗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0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