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隐形镜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92227.0 | 申请日: | 199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65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发明(设计)人: | R·D·布卢姆;A·古普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诺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B29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元金,王景朝 |
地址: | 美国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隐形 镜片 方法 | ||
发明背景
本发明概括地涉及制造隐形镜片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制造精加工的非球面的单焦隐形镜片或精加工的球面或非球面多焦隐形镜片的方法。
本文所用术语“多焦的”一般是指双焦隐形镜片、三焦隐形镜片、连续变焦隐形镜片等。
在美国所有的屈光参差者中,当10%以上的人配戴隐形镜片时,多焦隐形镜片只取得了部分的成功。70%以上适合个别设计的患者还不能成功地接受多焦隐形镜片。
目前可买到的多焦隐形镜片,是根据精确配合的设想设计的。本文定义的精确配合是指使隐形镜片的中心对准患者瞳孔的中心。然而,实际上由于所制造的隐形镜片的凹面曲率为数有限,所以就每个患者而言,几乎总是不能精确地配合。而隐形镜片本身在角膜上的位置是由角膜和隐形镜片之间的曲率差决定的。镜片和角膜之间的关系多少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眼睑的拉力和眼泪流量等。
只要镜片是单焦型的,瞳孔和隐形镜片之间的偏心(accentricity)非常小,不会使镜片提供的屈光矫正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然而,配戴其它类型的镜片例如双焦隐形镜片的患者,由于这种偏心,其视敏度或对比度可能受到明显的损失。尽管可以通过中心衍射的双焦设计将不同心性对随对比度而变化的视敏度的有害影响减少到一定程度,但在所有的双焦设计中,双焦隐形镜片部可能出现这种视觉性能的损失。因此,不论镜片是由软性亲水材料制成的,还是由刚性可透气性材料制成的,缺乏精确的配合导致镜片不同心是造成患者不适应双焦隐形镜片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人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为患者提供一种精确配合的镜片。然而,精确的配合要求角膜曲率与隐形镜片的凹面曲率之间精确的匹配。每个人的角膜曲率部互不相同,往往还有一些明显的非球面区。因此,库存与所有可能的角膜外形相匹配的镜片是不实际的。此外,还有与根据角膜曲率定制的每一个隐形镜片凹形表面有关的问题,因为改变凹面的曲率会改变光学特性,即由镜片提供的球面屈光度(spherical power)或散光矫正。
附加屈光度区(add power zone)应在瞳孔内的原因是为了使多焦镜片正确地起作用,从而使视网膜能同时接收所有的影象。对于远处的物体,基本屈光度区(base power zone)所形成的影象被聚焦,附加屈光度区形成的影象却被散焦。对于近处的物体,基本屈光度区形成的影象被散焦,而附加屈光度区形成的影象却被聚焦。当给定一个聚焦的和一个或多个散焦的影象时,视网膜上处理影象的器官和视皮质排斥未聚焦的影象,而处理聚焦的影象。
具有正常调节机能不需要任何屈光矫正的人,也能同时在他们的视网膜上接受多个影象,当看近处物体时,具有忽略远处物体散焦影象的能力,反之亦然。与正常眼睛的这种相似之处表明,为使多焦隐形镜片正确地起作用,附加屈光度区应在瞳孔以内。由于视网膜上影象的强度与瞳孔所对的相应的屈光度区(即附加屈光度区或基本屈光度区)的面积成正比,所以可根据瞳孔尺寸计算出附加屈光度区的最佳面积。众所周知,人与人的瞳孔尺寸都不相同,而且还与环境照明度以及各人的物理化学状态有关。例如,年龄30岁人的瞳孔尺寸,可以由在阳光直射下的2.2mm变为夜晚在室外的5.7mm。关于瞳孔尺寸随年龄和照度级分布的数据在文献中可以查到。还可以假定,配戴隐形眼镜的人经受极度照明时一般是在室外,那里最需要的是远距离视力,而在室内,周围的照度是中等的,那里往往最需要的是近距离和中等距离的视力。基于这些考虑,如果需要,可以开发一种预示近视附加屈光度区、远视基本屈光度区和中等视力非球面区最佳尺寸的模型。这种模型已在美国专利5,112,351中公开。
当将一个多焦镜片的扇面(multifocal segment)放在患者眼睛上时,根据患者瞳孔的中心一般足以确定多焦镜片扇面的位置。然而,有时需要根据视线或根据所关心的其它光学特征(optical feature)来确定多焦镜片扇面的位置。例如,尽管眼睛的视线往往会与患者瞳孔的中心有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视线会偏离瞳孔中心。在视线偏离瞳孔中心的情况下,通常可以根据视线而不必根据瞳孔中心来确定隐形镜片多焦部分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诺特公司,未经英诺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2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微生物的方法
- 下一篇:支架与板件之间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