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敏振元件无效
申请号: | 95115202.5 | 申请日: | 199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0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治范;水谷靖和;杉本修二;木下慎司;小关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生方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H1/00 | 分类号: | G01H1/00;H01H3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为检验出地震现象等的一种全方向性的敏振元件,它可装在煤油取暖炉、气体燃烧装置以及电气设备等的各种自动控制装置上,用以测定诸如地震那样的震动,给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提供检测信号。
检验出振荡的敏震元件的先行技术已周知有几项例子,例如,日本国的发明专利公开1982年第76421号(特开昭57-76421号公报)揭示了一种测定震动元件。所揭示的这种敏振元件是以一个钢球始终把可动接触片压住,该钢球一受到振荡就在底床上往周围上方滚动而解除对该可动接触片的压力,使所设置的可动触头和静态触头相互离开同时产生一个检测信号。另外,日本国的发明专利的公开1984年228123号(特开昭59-228123号公报)介绍了在一个金属质容器里封装有一个水银球的一种敏振元件。
近来已将上述敏振元件和处理其信号的自动控制装置装到煤油取暖炉以及气体燃烧设施上,该敏振元件检验出地震等的振荡时,给该自动控制装置提供检测信号,而使这种燃烧装置得以自动灭火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敏振元件一般需要小型化。在上述特开昭57-76421号所示的敏振元件的先例上,两个触头之间的接触压力必须保持较强程度,以免该触头之间的电阻增大。该两个触头若是常闭合的,即接触压力依靠钢球的重量,而且为了触头之间要维持一定的压力,就难免遇到钢球重量有限以及其小型化的问题,结果再需要扩大压力结构,必然给整个装置的小型化课题也带来困难。在特开昭59-228123号所示的例子上,这种用水银粒的常闭合开关样式的敏振元件,虽说它没有触头之间的电阻问题,而且比使用钢球的样式能够达到小型化并保持其性能长期稳定,但是,目前随着保护环境的要求提高,面对社会需求,不宜再使用水银。于是,人们需要一种,虽不使用水银但仍然具有和使用水银同样的特性、同时又小型、可靠、成本较低的适于批量生产的敏振元件。尽管如此,由于水银是液体,又不能将其结构原封不动地应用到用固体导电质球的敏振结构上。
本申请人已提出过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敏振元件以及使用该敏振元件的检测振荡装置。对此,将日本国的发明专利公开1994年第137928号(特开平6-137928号公报)上揭示的这种敏振元件,参照图8说明。该敏振元件101,在以各金属质的圆板102和壳体103构成的密闭的容器里容纳一个钢球那样的导电质的惯性球104,而且,借助绝缘填料106,如玻璃等,将导电质引线销105密闭地贯穿着封装在圆板102上。一个导电接触件107固定在容器内的引线销105的末端上,而具有弹性的导电质羽状部分107A固定该接触件107。这样构成的敏振元件101,在平时非动作的静态时,惯性球104位于壳体103的中心部而不与接触件的羽状部分107A接触,此时,在引线销105与圆板102之间的电路是“断”的状态。敏振元件101一受到规定以上大的振荡时,惯性球104就滚动而潜入羽状部分107A与壳体103的底部之间,而将引线销105与壳体103之间相互短路,形成了从引线销105经过接触件107、惯性球104以及壳体103到圆板102的一排电路“通”的状态。
上述特开平6-137928号公报所示的敏振元件就是不拘于使用惯性球而达到与使用水银的既存方式同样的小型化,然而,由于它属于常开触点形式,为了在非动作的常态中,在从敏振元件到信号处理装置的装线上进行检验确认线路功能是否正常,必需将另一套检验用部件装置在电路上。因此,最好是提供使用惯性球而属于常闭触点形式的敏振部件,使既存方式的这种敏感振荡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很容易地代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生方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生方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5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包捆进行切段的装置
- 下一篇:波纹板交替排列的蒸发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