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重整装置生产抽提溶剂油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2427.7 | 申请日: | 199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发明(设计)人: | 党维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陵石化长岭炼油化工总厂 |
主分类号: | C10G69/08 | 分类号: | C10G69/0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曹凤英 |
地址: | 414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重整 装置 生产 溶剂油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催化重整装置生产抽提溶剂油的一种工艺方法,属于石脑油催化重整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在我国现有的以生产芳烃与溶剂油为目的的催化重整装置生产溶剂油的方法均是以重整抽余油(非芳烃)为原料,经非芳烃分馏塔切割分离,生产出抽提溶剂油与橡胶溶剂油,其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由图1可见,在此工艺过程中,在预分馏工序,要将原料油中<80℃的直馏汽油馏分除去,俗称“拔头”,因为<80℃的馏分若进入重整反应系统,不仅增加了重整反应系统的负荷与能耗,而且降低了重整反应过程的转化深度,使芳烃收率下降,对增产芳烃无益,反而有弊。在该工艺中,除去的<80℃的拔头油中的60℃-80℃馏分一般作为氮肥厂的制氢原料,或经处理后仅作为70#汽油的调合组分使用,经济效益较差。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对低沸点烷烃溶剂油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尤其是6号抽提溶剂油与120号橡胶溶剂油二种产品最为短缺。我们知道,优质的6号抽提溶剂油其沸程范围规定为初馏点不低于60℃,终馏点不高于85℃,若我们能通过工艺技术改进,将拔头油中的60℃-80℃直馏馏分转化为抽提溶剂油,将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于1991年11月在其原有的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重整装置上新开发了一条生产6号抽提溶剂油与120号橡胶溶剂油的新工艺,其工艺技术特点实施效果曾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情报站出版的《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2年第8卷第4期上有介绍,其工艺流程框图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该工艺将原拔头油中60℃-80℃馏分保留在预分馏塔底油中,和其他重馏分一并进入预加氢系统,进行加氢精制,脱除硫、氮、氧、金属等杂质后,再进入蒸馏脱水塔进行脱水,脱水之后,便进入新工艺增设的一套溶剂油分馏系统,在溶剂油分馏塔切割出6号抽提溶剂油与120号溶剂油,将>120℃的重馏分在塔下抽出,再送入原重整反应系统,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产品。可以看出,该工艺改变了传统工艺中仅将重整抽余油生产溶剂油的作法,无疑该工艺的特征是扩大了溶剂油的原料来源,对增产抽提溶剂油有利。但该工艺仍存在不足之处:1)、当原料油芳烃含量高时,120号溶剂油中的芳烃含量会>3%,将不符合石油化工行业标准规定的产品规格要求;2)将原料油中80℃-120℃馏分在重整反应系统之前被作为溶剂油抽走,虽增加了溶剂油产量,但势必降低了转化为苯和甲苯的组分,即降低了苯与甲苯的芳烃潜含量,也就降低了苯与甲苯的产量。从这一点来说,此工艺尤其不适合以生产芳烃与溶剂油为目的的催化重整工艺装置,否则,经济效益损失太大。
由此可见,上述工艺的适用范围是有局限性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催化重整装置溶剂油生产能力的工艺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在不降低催化重整装置芳烃产率的前提下,既能扩大溶剂油原料来源、提高抽提溶剂油产量,又工艺过程简单的新工艺方法,以满足国内市场对溶剂油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陵石化长岭炼油化工总厂,未经巴陵石化长岭炼油化工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2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土配合物催化苯乙烯聚合的促进剂
- 下一篇:一种癌瘤康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