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道路沥青常减压油脱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0110.2 | 申请日: | 199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2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勤 |
主分类号: | C10C3/00 | 分类号: | C10C3/00 |
代理公司: | 辽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旭 |
地址: | 1241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道路 沥青 减压 脱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油沥青的加工方法。
生产道路石油沥青是将高粘度的油通过常减压蒸馏装置而炼制的,它的付产品常减压油即减一、二、三线油,具有低凝点、高闪点和高粘度的特性,是做润滑油的好原料,但由于其含大量胶质和沥青质且酸值高、粘度指数低,故不能直接利用。目前生产道路沥青常减压油的再生,都是先用酸洗,经沉淀后放出酸渣,然后将油再用碱洗。由于碱洗对油的粘度有一定的要求,故对于粘度大于40mm2/s(50℃)的油不适用。同时碱洗后还必须经过3次水洗,因油水乳化作用,每次水洗后含油含碱的水都会带走大部分油随水跑掉,既污染了环境,又降低了成品油的回收率。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用水洗、耗碱极少的生产道路沥青常减压油脱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道路沥青常碱压油脱色方法,其中采用酸洗,经沉淀后放出酸渣再用碱洗,其特征在于:经过加浓硫酸洗涤后再经保温、一次沉降放出酸渣;对酸洗后的油,直接用液碱中和变成中性,再经保温、二次沉降分出清亮油和少量水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对酸洗后的油直接滴加液碱直至中性,不用水洗,耗碱极少,酸渣能再利用,油损失小,避免了水和酸渣对环境的污染。使用该方法,成本低,回收率高,可使原来黑色不透明液体,变成金黄色彻底透明液体,把油内的沥青质和胶质及有机酸全部除掉,其闪点不变,凝点降低4~7℃,酸值在0.1%以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以100℃运动粘度为10~15mm2/s的减二、三线油每是精制50t的生产装置为例。
5m3酸搅拌缸2个,5m3碱中和缸2个,6m3沉降缸3个。
先将减二、三线油脱水后,打入酸搅拌缸,加温到40~45℃,加入浓度为90%的硫酸,边加边搅拌,其加酸量为油重量的6%,加酸完毕后再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打入酸沉降缸中,保温温度为70℃,进行一次沉降,时间为48小时,之后放出下层酸渣,其所放的酸渣直接打入装有1/3的氢氧化钠(浓度42%)液碱的酸渣中和槽中,边放边搅拌,并用PH值试纸试验,当酸渣中和槽中液体为中性时,捞出槽内的固体一沥青(如酸渣的温度超过60℃以上,可以直接与常温液碱中和;如酸渣温度过低,已成块状,其液碱温度要达100℃以上)。随后,再加液碱放入酸渣中和槽中,继续加放酸渣方法同上。酸渣放完以后,上层清油打入碱中和缸中,加热到70℃后用液碱滴在油中,边滴边搅拌并用PH值试验,如呈酸性,再继续滴加少量的碱;如呈碱性,再继续滴加少量的酸,直至中性为止。当油的水溶性酸和碱合格后再将油打入成品油沉降缸,在缸中保温(55~60℃),进行二次沉降,时间在72小时以上。最后,放掉下层的沉降水,即为成品润滑油。
实施例2
以100℃运动粘度10mm2/s以下的减一线油每日精制70t的生产装置为例。
5m3酸搅拌缸2个,5m3碱中和缸2个,6m3沉降缸3个。
先将减一线油脱水后打入酸搅拌缸加温到40℃后,加入浓度为90%以上的硫酸,边加边搅拌,其加酸量为油重量的4.5%,加酸完毕后,再继续搅拌20分钟,然后打入酸沉降缸,保温温度为60℃,进行一次沉降,时间约30小时,之后放出下层酸渣,其所放的酸渣直接打入装有1/3的氢氧化钠(浓度42%)液碱的酸渣中和槽中,边放边搅拌,并用PH值试纸试验,当酸渣中和槽中液体为中性时,捞出槽内的固体—沥青。随后,再加液碱放入酸渣中和槽中,继续加放酸渣方法同上。酸渣放完以后,上层清油打入碱中和缸中,加热到80℃后用液碱滴在油中,边滴边搅拌并用PH值试验,如呈酸性,再继续滴加少量的碱;如呈碱性,再继续滴加少量的酸,直至中性为止。当油的水溶性酸和碱合格后再将油打入成品油沉降缸,在缸中保温(50~55)℃,进行二次沉降,时间为72小时以上。最后,放掉下层的沉降水,即为成品润滑油。
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废机油的脱色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勤,未经张耀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