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亚硫酸盐氧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7096.7 | 申请日: | 199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发明(设计)人: | 冲野进;田中裕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汝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亚硫酸盐 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控制亚硫酸盐氧化的方法。
当根据湿石灰-石膏法(wetlime-gypsum process)对含氧化硫的废气进行烟气脱硫处理时,废气中典型的氧化硫-二氧化硫与一种含碳酸钙的吸收溶液接触,并根据下面的反应被吸收:
部分的这样产生的亚硫酸钙被废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石膏。
通常,废气中的氧浓度太低,使亚硫酸钙氧化为石膏的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因此,从系统外提供一种含氧气体,并使之通过吸收溶液。
然而,如果含氧气体的流速太低,未氧化的亚硫酸钙的浓度将增加。这会引起以下几个问题:抑制作为吸收剂碳酸钙的溶解,脱硫效果的降低,由脱硫器出来的废水的化学氧需求(chemical oxygendemand,简称COD)增加。
另一方面,如果希望保持高的亚硫酸钙转变成石膏的转化率,考虑负载波动等因素,不可避免地要过量加入含氧气体。这导致运行费用的增加,并且使废水的COD增加。
因此,需要控制含氧气体的流速,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
为了控制与亚硫酸钙的氧化有关的含氧气体的流速,已知有一种基于利用氧化-还原势(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以下简称ORP)的方法。在常规的根据ORP来控制流速的方法中,在预定的ORP与亚硫酸浓度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预先确定一个ORP设定值,再根据由连续探测吸收溶液中的ORP得到的信号与ORP设定值之间的偏差信号来控制流速。
图3示出了一种含碳酸钙吸收溶液的ORP和亚硫酸浓度的关系的例子,它是利用湿石灰-石膏法,通过与吸收溶液接触来处理含1000ppm浓度SO2的废气时观察到的。这表明ORP除了受亚硫酸浓度影响以外,还受pH值的影响。
将pH值对ORP的上述影响考虑在内的氧化控制的方法也是已知的。在该方法中,通过连续探测吸收溶液的ORP和pH值获得的信号可得到设定的ORP值,根据吸收溶液的ORP和预定ORP值之间的偏差信号可以控制含氧气体的流速。
但是,除了亚硫酸浓度和pH值以外,ORP还受到溶解的溶液组份的影向,溶解的溶液组份的改变和pH计的错误指示将使稳定的氧化控制不能实现。
如上所述,由于负载的波动、吸收剂的变化,和/或燃料类型的改变以及pH计的错误指示会引起溶液pH值的波动和溶解的溶液组份的变化,从而使常规方法不能获得对氧化的稳定控制。
从上述的技术水平来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亚硫酸盐氧化的方法,当它用于根据湿石灰-石膏法处理含氧化硫废气的烟气脱硫过程中时,可以克服常规方法中的缺点。
在上述情况下,本发明人对下面的氧化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当利用湿石灰-石膏法对含氧化硫的废气进行烟气脱硫时,通过连续探测吸收溶液的ORP来控制含氧气体的流速,发现,由于ORP除了亚硫酸浓度以外,还受到pH值和溶解的溶液组份的影响,最好是首先探测吸收溶液的ORP和处于完全氧化状态的吸收溶液的ORP之间的第一偏差信号,再根据第一偏差信号和设定ORP偏差值(它是在已知亚硫酸浓度与ORP值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预先确定的)之间第二偏差信号来控制含氧气体的流速。本发明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得以完成。
因此,本发明在烟气脱硫过程中,在用含钙化合物的吸收溶液处理含氧化硫的废气时,使一种含氧气体通过吸收溶液,并通过连续探测吸收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势来控制含氧气体的流速,由此提供了一种氧化控制的方法,它包括:首先探测吸收溶液的氧化—还原势和处于完全氧化状态的吸收溶液的氧化—还原势之间的第一偏差信号,再根据第一偏差信号和设定的ORP偏差值之间的第二偏差信号来控制含氧气体的流速。
对根据ORP来保持稳定的氧化控制作深入研究的结果导致了本发明的完成。在发现ORP除了受亚硫酸浓度影响之外,还受pH值和溶解的溶液组份的影响的基础上,连续探测吸收溶液的ORP和处于完全氧化状态的ORP之间的第一偏差信号,根据第一偏差信号和设定的ORP偏差值之间的第二偏差信号来控制含氧气体的流速。这样尽管发生pH值波动和溶解的溶液组份的改变,仍可保持稳定的氧化控制,由此降低废水的COD。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