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95107029.0 | 申请日: | 1995-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68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德;魏东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履平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充电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机组,尤指一种电池充电器。
常见的移动电话、家用短距离无线电话,都需使用充电电池,方能提供使用者一最完善使用环境。
熟知的充电器机组,如图1所示,一充电源20提供充电电池70充电所需的电力,充电电池的极性必须正确接至充电源,才可充电,如不慎反接,易损害电池,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及损失。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器,使充电电池在充电时,不因极性的反接而损坏,仍可正常充电。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具有一充电源,此充电源具有一正极、一负极,该电池充电器具有一第一端点、第二端点分别提供与电池的一正端、一负端接触以进行充电,此电池充电器包含:一延迟开关装置,其具有一第一端点及一第二端点分别与电池充电器的第一端点、第二端点成电气式连结;一切换装置,其供电气式连结延迟开关装置与充电源,其因应前述第一端点、第二端点分别与电池的正端、负端的一接触关系,选择性地呈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二切换状态;其中,因应前述的接触关系,延迟开关装置于前述切换装置完成切换动作后,使其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分别与充电源的正极、负极成电气式连结,不管电池的正端、负端与电池充电器的第一端点、第二端点的接触关系为何一方向,充电源的正极恒与电池的正端成电气式连结关系、充电源的负极恒与电池的负端成电气式连结关系。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会更加明显。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熟知的充电器机组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池充电器的电路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如图2所示,包含:一充电座1,一充电源2、一第一开关组(31、32、33)、一第二开关组(41、42、43)、一正反器5、一启动延迟电路(61、62)。
本发明为使充电电池不因极性的反接而损坏,首先利用正反器先检测正、负的极性,以利用第二开关组(41、42、43)完成充电源相对于充电电池的极性的调整。为确保其极性的调整已完毕,故利用启动延迟电路(61、62)的作动,只要有充电电池置入充电座,便先延迟一段时间,才控制第一开关组(31、32、33)将充电回路导通,以便得以正确极性搭配进行充电。
充电座1,具有一第一端点11、一第二端点12,欲充电时充电电池71置于此充电座。
充电源2,具有一正极(为正电压)、一负极(为负电压),提供充电用的电源,为一直流电源。
延迟开关装置,是由启动延迟电路(61、62)、第一开关组(31、32、33)构成。延迟开关装置,其具有一第一端点及一第二端点是由第一开关组的第一开关32及第二开关33组成。
切换装置,是由正反器5、第二开关组(41、42、43)构成。
第一开关组(31、32、33),是以继电器构成,继电器的组成包括第一控制元件31、第一开关32、第二开关33。第一控制元件31受晶体管Q1、延迟元件R1、C1的控制,使第一开关32及第二开关33同步切至各自所属的a接点将充电回路导通。
第二开关组(41、42、43),是以继电器构成,继电器的组成包括第二控制元件41、第三开关42、第四开关43。第二控制元件41受正反器5的控制,使第三开关42及第四开关43同步切至各自所属的C接点(第一状态)或d接点(第二状态)。其中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与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交错相连接,如图2所示,兹将其交错相连接的关系,整理如表一。
表一:各开关交错相连接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凹图案泡沫片材
- 下一篇:自行车花毂中心管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