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基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6752.4 | 申请日: | 199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55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2 | 分类号: | C21B13/02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小娟,阎效泗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基造气竖炉法 生产 海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
目前,煤基生产海绵铁的技术有二类,一类是不经造气,直接将块煤、矿石和石灰石一起混匀装入回转窑或K-M直接还原装置生产海绵铁,另一类是采用粉煤作原料,以O2、CO2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在流化床造气炉中造气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申请95102169.9(申请日950311)提出了“一种煤基造气竖炉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但该方法得到的气体中CO2占25~35%(体积),需经脱除CO2处理,同时由于流化床造气要求固体排渣,其反应温度为1100~1250℃,得到的煤气经洗涤、除尘后还需升温才可达到850℃通入竖炉。国外还有使用喷流床气化炉做为造气炉产生煤气,其煤气产品一般为化工产品或发电等用途,其炉内温度达2000℃以上,压力为3MPa,耐火材料不易解决,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煤基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可从造气炉中一次发生所需成份的煤气,不必经过脱除CO2和升温,经降温,除尘后即可通入还原竖炉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煤基造气竖炉法生产海绵铁的方法,造气的方法为:将破碎至50mm以下的原料煤和钙、镁的氧化物或碳酸盐为熔剂,调整炉渣碱度为0.95~1.05,通入压力为0.25~0.4MPa的氧气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体为气化剂,在煤基造气炉中于1550~1750℃反应,得到CO+H2含量占90~95%还有少量CO2、H2、N2、H2S的煤气,经降温,除尘即可通入还原竖炉与块矿、球团矿反应得到海绵铁。
所述的熔剂为白云石、石灰石或生石灰。
所述的熔剂还包括高炉炉渣。
当得到煤气中H2S含量大于0.1%(体积)时进行脱硫处理。
气化剂中氧气和水蒸汽的重量比为1∶1~0.7。
得到的煤气中H2占30~40%,CO占52~6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图1为本发明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煤基造气炉造气示意图。
为了得到CO+H2含量达90%以上,且温度达到1100℃以上的煤气,本发明采用燃烧区温度高,液态排渣的煤基造气炉造气,其工艺过程为:参见图1、2,造气的原料可用各种煤,但最好选用不粘结性和弱粘结性,变质程度低,活性好的褐煤或烟煤,经破碎,筛分得到粒度为50mm以下的原料煤,进行干燥处理使煤的湿度为4~5%,以利于输出煤气成分和温度的稳定,再运至贮煤仓中经煤锁系统送到气化炉上部,靠重力坠入流化区和固定床,熔剂与煤一起装入炉内,熔剂为白云石、石灰石或生石灰,调节炉渣物化性能,参与造渣,调整碱度CaO+MgO/SiO+AL2O3=0.95~1.05,其中CaO/SiO2=1.05~1.25,如渣的流动性不好,还可加入高炉渣,以形成熔化温度低,流动性好,能及时从渣口排出的炉渣。该煤基造气炉采用氧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压力为0.25~0.4MPa,气化剂中氧气与水蒸汽的重量比为1∶1~0.7,调节水蒸汽的含量可控制风口燃烧区的温度,氧气和水蒸汽从风口鼓入炉内,与固定床的半焦或焦碳进行燃烧反应,风口燃烧区的温度达到1550~1750℃左右,(以保证液态排渣),可通过调节燃烧强度来控制,燃烧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固定床上升,和从炉顶装入的煤形成逆向流动,煤与高温煤气接触脱水、脱挥发份,落入下部形成半焦固定床。煤气流进上部的干燥稳定区,夹带的煤粉或焦粉在此沉积,可使飞散损失减少,炉顶输出煤气温度在1100℃以上,出炉煤气温度可通过调节加煤速度和半焦固定床的高度来控制。在煤基造气炉中原料煤和气化剂发生如下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未经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6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