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式充气显示管无效
申请号: | 95105186.5 | 申请日: | 199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8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今植;李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亚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13/26 | 分类号: | G09F13/2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充气 显示 | ||
本发明涉及显示图形和字符用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特别涉及利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或紫外射线使各种萤光材料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特性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
按传统技术,广告用的显示管中所装设的许多霓虹管中分别充有发不同光用的气体,用于显示图形和字符。要发红光,管内充氖气;要发黄光,管内充氦气;发蓝光,管内充水银。
然而,用霓虹管的传统显示管中,霓虹管的尺寸是固定的,使清晰度降低。此外,要分别使构成显示管的许多霓虹灯变亮,必然会增大功耗。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清晰度并减小功耗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它利用了放电中产生的电子和紫外线可使各种萤光材料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特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实施例,它包括:里面装有放电气体的玻璃容器;在玻璃容器中水平延伸并按预定间隔排列的,用于发射电子的许多阴极;在玻璃容器的一边上垂直延伸并按预定间隔排列的,吸收所发射的电子用的许多阳极;在许多阳极上按阵列形式排列的,因阳极吸入电子而发光的许多萤光体;在萤光体上按预定间隔排列并垂直延伸的,用于控制要被阳极吸收的发射电子的许多栅极。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它包括:内部装有放电气体的玻璃容器;装设在玻璃容器中用于发射电子的第一阴极;在玻璃容器的一边上垂直延伸并按预定间隔排列的,用于吸收发射的电子的许多阳极;在许多阳极上按阵列形式排列的,因阳极吸入电子而发光的许多萤光体;在玻璃容器中水平延伸并按预定间隔排列的,用于控制要吸入阳极中的发射电子的许多第一栅极。
图1是本发明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切开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图1中信号输入/输出关系的结构图;
图5是显示图1中信号输入/输出关系的另一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本发明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正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B-B′线切开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剖视图;
图9是图6中信号输入/输出关系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正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C-C′线切开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剖视图;
图13是顺序显示图10的元件结构图;和
图14是显示图10中信号输入/输出关系的结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阴极和阳极电极装设在充有气体的玻璃容器中,对其加上电源。当达到预定电压时,可进行放电。这里,放电电压随气体种类而不同。
由于放电中产生的电子和紫外线具有使萤光体发光的特性,因此,阳极上涂有红、绿和蓝色萤光体。这里,根据发光强度增加或减小阳极的电压电流和栅极的电压电流。
按水平和垂直阵列形式设置平板式充气显示管。水平方向加水平驱动脉冲,垂直方向加垂直驱动脉冲,在同步点产生放电。
参看图1、2和3。本发明的平板式充气显示管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多个阳极1,多个阴极6,多个萤光体,电介质3、4和7,多个栅极5和玻璃容器。
阳极1上加正电源并吸收阴极6发射的电子。在玻璃容器8的一边上垂直伸延多根按预定间隔垂直排列并加涂层的金属线构成为阳极。从正面看,是许多垂直的透明金属线。从背面看,是许多垂直金属线。
阳极按电视水平扫描线数(水平扫描线的数量表示电视的清晰度)乘以3来设置,3代表萤光体的颜色数,即,红、绿、蓝三种颜色。电极向外伸出以接受水平驱动脉冲。
在阳极1的垂直线之间形成用于电绝缘的防止放电的电介质3。
在阳极1上按红、绿和蓝的萤光体R、G和B的顺序按阵列形式水平排列萤光体2,从而由吸入阳极1的电子使其发光。
红、绿和蓝色萤光体R、G和B的数量与阳极1的金属线数量相同。
这里,为了按阵列排列萤光体2,按预定间隔垂直设置了多个发光电介质4,其数量与阴极6的数量相同,即与垂直驱动脉冲的数量相同。发光介质4用于垂直驱动脉冲之间的绝缘和防止光模糊。
面对阳极1的水平伸长的阴极6上加负电源。按预定间隔用水平金属线覆盖阴极,或用与垂直驱动脉冲数量同样多的金属丝构成阴极。电极伸出以接收垂直驱动脉冲并发射电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亚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柳亚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5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