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纤维产品的模压成型工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1187.1 | 申请日: | 1995-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3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文惠 |
| 主分类号: | D21J3/00 | 分类号: | D21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 |
| 地址: | 133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 产品 模压 成型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纤维产品的模压成型工艺方法,尤其是指一种纸产品的加工方法。
现有的各种植物纤维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长纤维产品,以各种服装、布料为代表,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纤维加长,再经纺织形成平面布匹,而后,根据需要进行裁剪、拼接,制作出成品;另一类是短纤维产品,以各种纸张、纸板为代表,其现有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利用造纸工艺,将短纤维加工,形成具有各种不同性能的平面制品,再按需要裁切成不同规格的产品;或者将平面纸张、纸板按规定的尺寸裁切后,再经拼接、粘接形成各种立体形状的产品,如纸箱、纸盒、纸袋等。其加工步骤繁杂,且立体形态的纸产品是经粘接结合为一体的,由于受到产品的强度、粘连强度、拼接的难易程度、规格大小的影响,使纸产品的主体形态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市场上只有长、方等几种形状的纸产品,难以满足各种不同形态、性能的纸产品的需求。同时,因粘接而成,各种技术指标只能以最低值为参数,因而又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且拼接的接口处易分离,特别是作为餐饮具使用时,粘接接口处也影响美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维产品的模压成型工艺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纸产品的模压成型工艺方法,它结合现有技术中的造纸工艺,并进一步通过模压加工,使纸产品在模具中一体成型,以简化纸产品的制造工艺,并利用模具自身的特性,制作出各种形态的产品;并可通过模具精确控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节省纤维的用量,降低制造成本,简化手工作业,以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将纤维打浆,调料;使纤维浆浓度为预定值;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纤维浆,注入或压入筛孔式模具,加压,压力为5kg/cm2~120kg/cm2,同时,在所述模具外部施加负压,使模具内的纤维浆脱水成型,负压为0.05kg/cm2~3kg/cm2,使纤维浆水分含量达30%~70%(重);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成型纤维制品从模具中取出,烘干,使纤维制品的水分含量达5~10%(重)。
在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将纤维浆注入或压入模具过程,可以一次进行,即一次将纤维浆的体积或重量加到预定量,也可以分步进行,将纤维浆分步注入或压入模具,直到预定的体积或重量。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
(1)将纤维打浆,调料,使纤维浆浓度为预定值;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纤维浆制成湿纸板,使其水分含量为60%~90%(重),再按所需制品的预定尺寸裁切;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湿纸板送入筛孔式模具,加压,使压力为5kg/cm2~120kg/cm2,同时,在筛孔式模具外部施加负压,进行脱水成型,负压为0.05kg/cm2~3kg/cm2,使湿纸板水分含量达30%~60%(重);
(4)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成型纤维制品从模具中取出,烘干,使纤维制品的水分含量达5~10%(重)。
上述两种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压过程,可以经一次将压力加到预定值,并保持压力恒定;也可采用逐渐递增的加压方式,直到将压力加到预定值。所述的负压加压过程可以一次将负压施加到预定压力值,并保持压力恒定,也可采用逐渐递增的加压方式施加负压,直至预定压力值。
本发明在调料工序中,使纤维浆浓度达到的预定值可以按需而定,该浓度可以是现有的造纸工艺中的纤维浆浓度,也可以更高一些,其最佳范围是0.03~10%(重),更理想的浓度范围是0.05~7%(重)。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简单快捷,由于采用了模压工艺,使产品可一次成型,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加工步骤中裁剪、拼接、粘接的繁杂工序,并可利用模具造型制作出各种形态的产品;例如:纸箱、各种包装盒、各种餐具、工艺品、椅子等等;还可在烘干的同时,进行防水、色彩、涂层处理,达到更佳理想的效果;并可精确地控制各项指标,实现节省纤维的用量,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且由于利用模具加工,提高了生产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下面将结合几个最佳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方法。
实施例1,制作一次性卫生餐碗的工艺步骤:
(1)调料:首先将纤维打浆,调料,使纤维浆浓度为含干纤维1%(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文惠,未经何文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1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蚕自织丝宣或丝绢的工艺
- 下一篇:三束型投影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