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47745.6 | 申请日: | 199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0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0 |
发明(设计)人: | 游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电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10 | 分类号: | D06F58/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明祖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机 热风 产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散热而产生热风,以迅速传送至烘干滚筒内进行烘干衣物的热风产生装置。
如图1、2所示,以往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10是设在烘干机1的背板11上,该背板11对应于烘干滚筒12处设有热风出风口111、该热风产生装置10包括一个风扇101及一个电源产生体102,该风扇101利用一个螺丝21锁固于背板11的装配凹部112上,该热源产生体102是由U形电热管102所构成,固设于对应该背板11具有热风出风口111上,一个盖板103覆盖于该热原产生体102及风扇101,使由风扇101所产生冷风充满盖体内受到该热源产生体102所产生的热源将冷风加热成热风,利用风扇101持续旋动作用而将热风借热风出风口111传送至烘干滚筒内,达到烘衣的目的。
上述以往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有以下的缺点;因为该热源产生体102为电热管102所构成,当风扇101所产生冷风充满盖板103内,接触到该热源产生体102本身所产生热源时,因电热管102只具有本身发热作用(并无散热效果),且风扇101旋动速度非常快,所以冷风常会因未完全接触到电热管102受其加热就被持续旋动的风扇101经由热风出风口111吹送出去,影响热风产生热度,而影响烘衣的效果。为了要提高热风的热度,常常将电热管102加大,以增加冷风与电热管102的接触范围,如此的设计,对于改善冷风变成热风的热风热度不佳的缺点上仍然有限,反而因电热管102加大,必须加大马达动力以提供电能给电热管102生热,且覆盖电热管102及风扇101的盖板103也必须增大体积,使烘干机整体体积变大,而且必须耗费过多的马达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具有可均匀、快速地将冷风变为热风的功效,以提高热风热度效果,而且,可节省马达电能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利用热风产生组件的导热件导引扩散热源产生体所产生的热源,使风扇产生的冷风能充分地受到热源均匀地加热,快速地变成热风,以迅速传送到烘干机滚筒内进行烘干工作,可提高热风热度的效果及节省电能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设在烘干机背板上,包括一个热源产生组件、一个风扇及一个盖体,该热源产生组件设有一个热源产生体及多数个围覆该热源产生体的导热件,该导热件将热源产生体所产生的热源充分地导引扩散,该风扇旋转产生冷风,该盖体覆盖于该热源产生组件及风扇,内部形成一个空间;风扇所产生的冷风充满整个盖体内时,可马上接触而受到该热源产生组件的热源均匀地加热,快速地变成热风,以迅速借热风出风口传送到烘干机滚筒内,提供极佳的热风产生效果。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以往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构造配置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如图3、4、5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烘干机的热风产生装置2装设于烘干机10的背板11上,该烘干机与以往构造相同,该热风产生装置2包括一个热源产生组件20、一个风扇30及一个盖体40。
该热源产生组件20由一个热源产生体21及数个导热件22所组成,该热源产生体21在本实施例是一个弯折呈圆形状的管体,该管体的两个自由端分成正、负两极211,可连接于马达(图未示)的线端51,以产生热能;该导热件22在本实施例中为多数片导热片22,每个导热片22上设有穿孔221,由穿孔221处向两端逐渐下斜,整个导热片22具有角度,该穿孔221套固于该热源产生体21上,且相邻导热片22间的距离相同,其中的导热片22一端延伸凸设有具孔的固定片222,并借螺钉52锁固于该背板11上的螺孔111中,使该热源产生组件20呈放射状布列固定于背板11上,该热源产生组件20只借固定片222连接于背板11上,该热源产生体21及其余的导热片22(设有固定片222)并不接触到背板11,但对应背板11上的热风出风口112,该导热片22可导引扩散该热源产生体21所产生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电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电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7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冲烟雾机的起动操作与安全关药机构
- 下一篇:一种能防回流又能防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