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壁挂式自动电暖气炉无效
| 申请号: | 94245587.8 | 申请日: | 199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9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 发明(设计)人: | 任炳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炳宸 |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 |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正星 |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壁挂式 自动 电暖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挂式自动电暖气炉,用于家庭、居室供暖,特别适用于农舍和城市平房,对于楼房,也可取代现有常用的锅炉集中供暖,而改为一家一炉(即本实用新型)供暖。
现有的家用暖气炉有煤炉和电炉两种。其不足之处在于:煤炉污染环境以及劳动条件差和强度大。电炉耗电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省电的壁挂式自动电暖气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加热元件、水胆、保温材料、炉体、变压器、二极管、开关、温控开关、电容、继电器、电机和泵组成,水胆内有加热元件,顶端有出水口,底部两侧有进水口,炉体内水胆四周和上部充填保温材料,进水口前有电机和泵,交流电源一路经变压和整流输入并联有电容以及串联有继电器和温控开关的电机,另一路经开关和温控开关以及并联的开关和温控开关、开关、二极管输入至加热元件。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居室供暖的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炉体3内有加热元件1,本实施例的加热元件为外购的U形电热管,加热元件1外为水胆4,本实施例水胆用钢管,水胆4顶端为出水口5,底部两侧各有进水口6,实际使用时只用一个进水口,另一个备用,以利居室管道安装方便和布置合理。水胆4四周和上部充填保温材料7。水胆下部一侧盒2内有电控部分。件号11表示将本实用新型吊挂于墙壁上的吊挂用孔。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原理图,由加热元件1、二极管D、D1-D4、变压器、开关K1-K3、温控开关WK1-WK3、电解电容C、继电器J和电机9组成。220V的交流电源分两路:一路径变压器降至安全电压10V,经过D1-D4整流成直流电源后输至泵用低压直流电机,本实施例所用为3-5瓦的微型电机9,电机的启动和停止由温控开关WK3通过继电器J来控制。另一路经开关K1和温控开关WK1以及并联的开关K2和温控开关WK2、开关K3、二极管D输至电热元件1。除电机、加热元件、温控开关和开关外,其余电器元件均装于盒2内。参见图3,进水口6前装有泵和微型电机9,根据需要,在进出水的管路8上并联一个或多个暖气10。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居室进行供暖时参见图1-图3。温控开关的温控值是可调的。本实施例设定的温控值WK1为60℃,WK2为50℃,WK3为40℃,电热元件1为1000瓦。当需要居室温度不很高时,可按下按钮开关K1和K2,电源按1000瓦供电,水胆4内水温上升较快,待温控开关WK3测得温度达40℃时,继电器J接通以启动电机和泵9,水胆内热水输入至暖气10,原暖气10及管道8内冷水流入水胆4内,水胆内水温下降,WK3又通过继电器J控制电机和泵停止运转,电热元件一直不断地向水胆4内的循环水加温,待水胆4、管道8和全部暖气10内水温均达40℃后,电机带动泵连续不停地运转,待WK2测得温度达50℃时,WK2断电,电源通过二极管D以500瓦供给电热元件1,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当需要居室温度较高时,可按下开关K1和K3,这时,电源仍以1000瓦向加热元件1进行供电,待达60℃时WK1方断电,电源停止向加热元件供电,待低于60℃时,WK1通电,继续供电而将水温升高,这样循环往复,以维持居室的较高温度,与此同时,电机仍是连续不停地运转着。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对比燃煤暖气炉。可免除煤、烟及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节省国家用于取暖期内处理垃圾的人、材和物;免除难以避免的煤气中毒对人身的伤害。对比电暖气炉。节电,目前市场销售的为1000瓦至3000瓦,而且只能供暖一个居室,而本实用新型名义为1000瓦,实际大部分时间只用500瓦,就可为2-4居室的30-80平方米面积供暖,而且还不占用室内的使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炳宸,未经任炳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5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