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高效茶水炉无效
| 申请号: | 94241307.5 | 申请日: | 1994-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56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全喜 |
| 主分类号: | F24H1/26 | 分类号: | F24H1/26 |
| 代理公司: | 济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庆年,张景宏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高效 茶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尤其涉及一种双管高效茶水炉。
现在市售的锅炉,不管是茶水炉还是工业用锅炉,功能单一。尽管已有可产开水和热水的双功能懒汉炉,但由于采用单向出烟的结构形式,热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以左右双向的双管出烟为基本结构,即可产开水或蒸汽,又可产热水的双管高效茶水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管高效茶水炉,实际上是两个锅炉的组合体,主要涉及有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燃烧室部分,一个是热水部分,再一个是开水或蒸汽部分。所述的开水或蒸汽部分,可根据需要做成方形或圆形,做成圆形的目的在于提高炉体的抗压强度。燃烧室部分在下,热水部分和开水或蒸汽部分在上。所述的燃烧室部分是在现有技术的炉膛内,设置有位于炉体正中的圆形双层悬空炉芯和底层炉排构成。有上下两个炉门,上边的炉门用来加煤,下边的炉门用来清理炉膛。煤燃烧时,下炉门要关闭,风从炉子的底部炉箅进入炉膛,这样,整个炉膛通风均匀,使煤燃烧充分,炉温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管高效茶水炉,采用内外双循环的水循环系统。炉体上部和炉体下部的水是用管道和阀门控制循环的。在炉膛的两侧各有一个向上延伸的排烟道,到炉子的上部汇合于一个出烟口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管高效茶水炉的烟囱。所述两个排烟道的下端从燃烧室的两侧通入燃烧室,在煤烟从两个排烟道排出的过程中,以其热量加热排烟道外的水。在两个排烟道的上端与烟囱汇合处,设有排烟控制阀,将排烟控制阀开到最大时排出的热量也最大,反之,将排烟控制阀调得越小排出的热量也就越小,以此来控制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管高效茶水炉内两边炉体内的水温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管高效茶水炉的任意一边炉体均可用作开水箱或热水箱,其关键就在于调节两排烟道至烟囱汇合处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管高效茶水炉外观为方形,但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做成炉体内部的圆形。做成方形的目的在于方便定位,增加容积和方便安装。做成圆形的目的在于提高炉体的抗压能力,如果需要产蒸汽,则一定要做成圆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管高效茶水炉,如果将炉体的一侧只作为单一功能的取暖炉使用时,将炉体一侧的阀卸掉联上暖气管路即可。如果作茶水炉单一功能使用时,炉体上的外接阀门要全部去掉,换上出水阀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管高效茶水炉安装使用方便,功能和利用率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管高效茶水炉的结构示意图。
1-烟囱 2-左风道 3-排气阀 4-左放水阀 5-燃烧室 6-右排水阀 7-炉盖 8-右风道 9-控制榉?
现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管高效茶水炉的燃烧室(5)设置在炉体的底部中心位置,燃烧室(5)的加煤口设置在上面,有炉盖(7)盖住加煤口,为了加煤时方便,在炉体的一侧设置有以杠杆结构联动的加煤手柄,加煤手柄以杠杆联动形式带动炉盖(7)的开启和关闭。在燃烧室(5)的两侧设置有向外排烟的左风道(2)和右风道(8),通过左右两个风道将燃烧室(5)内的燃烧热空气和煤烟送至烟囱(1)排出。在排出燃烧室(5)内热空气的同时,对包围在左风道(2)和右风道(8)周围的水加热。如果想使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管高效茶水炉的一侧产开水,另一侧产热水,用调节控制阀的办法解决。想使左侧产开水,就将左风道(2)上的控制阀(9)开到最大,同时将右风道(8)上的控制阀(9)调小。在炉体的两侧上部各设置有一个排气阀(3),当任意一侧用作烧开水时,产生的蒸汽就会通过排气阀(3)排出。为了平时放出剩水用,在炉体的左侧设置有左排水阀(4),在炉体的右面设置有右排水阀(6),另外为便于除去炉内水垢,在左排水阀(4)和右排水阀(6)的上面各设置有一个排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全喜,未经王全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1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水罐饼式气囊密闭隔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室内储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