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针灸人演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231757.2 | 申请日: | 199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57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鸣晓;韩正忠;李言训;过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鸣晓;韩正忠 |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针灸 演示 装置 | ||
1、一种智能针灸人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计算机系统及人体穴位模型(1)和耳穴模型(2)组成,人体穴位模型(1)和耳穴模型(2)通过发光二极管矩阵及其电路与计算机系统的标准接口连接,各发光二极管D安装在人体穴位模型(1)和耳穴模型(2)的相应穴位点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针灸人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系统的标准接口可以是打印接口,其打印接口插座PC中,数据线D0-D3同时接前体穴译码器IC3、IC4,后体穴译码器IC5、IC6和耳穴译码器IC7的数据输入端,其选通端STR、送纸端SLC和自动换行端AUT作为控制信号端分别对应与IC3、IC4,IC5、IC6和IC7的控制端连接,以分别确定前体穴、后体穴、耳穴有效,PC的数据线D4-D7与横行译码器IC1、IC2的数据输入端连接,IC1、IC2的输出端Y0-Y7分别通过各自的反相器送出16根高电平有效的行线L16-L1,前体穴译码器IC3、IC4的输出端Y0-Y7送出16根低电平有效的前体穴列线S16-S1,后体穴译码器IC5、IC6的输出端Y0-Y7送出16根低电平有效的后体穴列线S16’-S1’,耳穴译码器IC7的输出端Y0-Y7送出8根低电平有效的耳穴列线S8″-S1″,在16根行线L18-L1与16根前体穴列线S16-S1、16根后体穴列线S16’-S1’和8根耳穴列线S8″-S1″的矩阵交叉点上均并接有穴位发光指示二极管D,且各穴位发光指示二极管D均对应布置安装在人体穴位模型(1)和耳穴模型(2)的相应穴位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鸣晓;韩正忠,未经李鸣晓;韩正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17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