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燃料专用灶无效
申请号: | 94226703.6 | 申请日: | 199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7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生;颜炳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宝应县新能源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99 | 分类号: | F24B1/199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8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燃料 专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事灶具,特别是放在餐桌上的火锅用灶具,属于炊事灶具技术领域。
现有固体燃料灶具,由灶体、灶面、锅架、导风罩、燃料盘、风门调节板、火焰调节板、火盖、聚火圈、幅射网等构成,灶面压装在灶体上,锅架与灶面铆接连接,火焰调节板与火盖采用销轴连接,辐射网焊接在聚火圈上,火盖与火焰调节板放置在导风罩上,聚火圈与幅射网放置在火焰调节板上,火焰调节板与风门调节板分别设有调节杆及手柄,这种灶具采用三次进风结构,但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火焰大小的调节以及关闭灭火往往需要分别旋动火焰、风门调节杆柄,向燃料盘内加燃料和点火时,需将聚火圈、火盖取出,特别是在灶具使用过程中,聚火圈和火盖的温度都很高,不易取出或容易烫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灶具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燃料利用率高的固体燃料专用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是在现有固体燃料灶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包括灶体1、灶面2、锅架3、导风罩4、燃料盘5、风门调节板6、火焰调节板7、火盖8、聚火圈9、辐射网10,其特征在于灶具设有火焰风门联动调节机构,聚火圈9卡接在火焰调节板7上,火盖8与导风罩4铰接,火焰调节板7上设定位臂置于锅架3内圈上设置的定位槽内。所说的火焰风门联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11、支架12、拨叉13,支架12因定在灶体1上,拨叉13与支架12用销轴连接,调节杆11的一端固定在导风罩4上,调节杆11的中部置于拨叉13上端设置的叉槽内,拨叉13下端的拨杆穿套在风门调节板6的转片上的孔内。该灶具拨动调节杆11时,导风罩4、火盖8及风门调节板6同时旋动,起到启闭风门和火门的目的。向燃料盘内加燃料时,只需用手或杆等拨动火盖,火盖就会翻转一定角度,很方便地向内加入燃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整体性好,使用安全方便,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灶体、2灶面、3锅架、4导风罩、5燃料盘、6风门调节板、7火焰调节板、8火盖、9聚火圈、10辐射圈、11调节杆、12支架、13拨叉、14定位臂、15销轴。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焰调节板与火盖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3火盖、7火焰调节板、14定位臂。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焰调节板连接在火盖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3火盖、7火焰调节板、14定位臂。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聚火圈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9聚火圈、10辐射网。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聚火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9聚火圈、10辐射网。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
火焰调节板5的园周边设计成矩形齿卷边,聚火圈4的园周边上亦设计成矩形齿,将聚火圈上的矩形齿旋卡在火焰调节板5的矩形齿卷边内。火焰调节板5的定位臂14端部弯折成直角,使弯折部分与锅架内圈上的定位槽边接触。导风罩7上与火盖3上分别设铰接架,两铰接架之间用销轴15连接。灶体1上设支架12,拨叉13上端设拨叉槽,下部设孔,拨叉13的中部用铆钉连接在支架12上,拨叉13可绕铆钉转动,调节杆11固定连接在导风罩上,调节杆11的中部置于拨叉13上端拨叉槽内,风门调节板6的转杆穿套在拨叉下部的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宝应县新能源开发公司,未经江苏省宝应县新能源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逆变电焊机
- 下一篇:头部半导体物理降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