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簧式输液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8062.3 | 申请日: | 199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9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房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志武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簧式输液报警器装置,属于一种医用小型电子仪器,是使用多种电子工业标准元器件进行一定方式的组装,然后用特制的弹簧结构使其接通工作报警,提示医院输液液量,以便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液体。
国内外目前应用的输液报警器有光电型和激光型两种类型。光电型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着许多不足,如采用聚光灯泡作为光源,由于这种光源效率低,多数接收器不能排除日光、灯光、气泡等干扰,易产生误动作,影响报警的准确性,有的为了排除干扰需在输液瓶外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遮光筒,碍于医护人员的巡视观察。激光型由半导体激光器、接收器、框架等组成,结构复杂。同时存在着光束经框架和液面的反射干扰,阳光、灯光的干扰,所输液体不同折射率不同等而影响报警的准确性。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采用的都是医护人员或陪人定时观察输液瓶液面的下降而更换,工作量大,容易使气泡输入人体,造成人为的医疗事故。
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易的报警器,能对医院输液进行报警,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液体,以免输入空气,造成医疗事故;且同时解决国内外同类产品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由(1)外壳、(2)电池、(3)蜂鸣器、(4)弹簧、(5)电极片A、(6)电极片B、(7)保护台、(8)压片、(9)电阻、(10)发光二极管、(11)输出指示灯、(12)开关、(13)挂钩、(14)薄壁簧片、(15)“V”形簧片、(16)吊环、(17)弹簧槽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是外壳(1),为长方形54×40×15mm,分正面和背面,分别用模具注塑成形,正面有蜂鸣器筛状开口(直径13mm),和发光二极管开孔(直径5mm);右侧面有开关开口,顶面有输出插头开孔及吊环开孔,底面为挂钩开孔。外壳内部正中为一33×15×10mm的长方形弹簧槽(17)。从正面观,壳内左边为电池(2),用市售1.5V干电池,正极与薄壁簧片(14)相接,薄壁簧片(14)为12×6×1mm插在壳体的对称槽内,电池负极与“V”形簧片(15)相连,“V”形簧片(15)为12×6×1mm,插在薄壁簧片(14)对面的壳体槽中。壳体正中上方为蜂鸣器(3),直径10mm,1.5V,直接卡在正面壳体里的对称四点之间。电极片A(5)为10×6×1mm的镀银片,插在弹簧槽(17)顶部的浅槽中,距壳体底板33mm,下端正对壳底开孔。电极片B(6)为8×6×1mm,其中心焊接在挂钩钢轴的顶端。保护台(7)随外壳(1)正与背面一次注塑成形,在壳体正中弹簧槽(17)内,长14mm,宽10mm,上沿平坦距底板28mm,下沿呈弧形,中心厚2mm,边沿厚4mm,从顶面观其中心有一直径2mm的圆孔,供挂钩钢轴通过,起限制钢轴摇摆的作用。电极片A(5)距保护台(7)为5mm。压片(8)为8×7×1mm,其中心通过挂钩(13)钢轴,与电极片B(6)相距9mm处焊死,起压缩弹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志武,未经房志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8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位安全电源插座(插头)
- 下一篇:一种锥度检测水平读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