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轨式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6365.6 | 申请日: | 1994-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1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枝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枝煌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轨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装置,特别是一种单轨式升降装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正在逐步步入高薪家庭,而进入中薪家庭的时间也不会太远。这就意味着小汽车将急骤增加,而与其相反的是停车场地及停车库却极少,在拥挤的地价和空间十分昂贵的大城市里如何规化和发展立体停车场已迫在眉节。
82207558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独立支撑臂式的停车架,它采用油压缸作为载车板的升降机构。它虽有精确的位移和较整齐的外形的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造价及油压系统购置费十分昂贵,而众多的油压系统的跑冒滴漏是很难避免的,因而,既浪费油源,又易引起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而且,油压缸的升降高度有限,而采用阶梯式多级升降则更使其结构复杂化,而在立体停车场地上使用则显得很不划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的益于普及推广使用的单轨式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竖直的支撑臂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在竖直的支撑臂上设有滑轨,滑动机构活动套装在支撑臂上并在驱动机构带动下沿支撑臂上下移动,滑动机构下部与水平承载板固连,水平承载板前部下面设有对称的滑轮,在水平承载板后部下面也设有两滑轮,两平衡钢索的上端与建筑物顶壁固定,另一端穿绕过前后部的滑轮后与地面固定,通过驱动机构提升或放落滑动机构沿滑轨竖直上升或下降,以达到托载载板上车辆升降的目的。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结构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2、升降距离大,安全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平衡钢索的结构设置图;
图3是图1中驱动机构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4是图1中驱动机构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5是图1中驱动机构设置位置及滑动机构的剖面放大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承载板30,其特征在于:承载板30与滑动机构20相连成L状,滑动机构20与竖直的设有滑轨11的支撑臂10活动装配并沿支撑臂10的纵向移动,在支撑臂10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50,驱动机构50由电机51驱带链条52沿纵向收放并通过链轮与滑动机构20的滑套21相连接,在承载板30的下部设有前后两组滑轮42和43,在两组滑轮42和43之间穿装有平衡钢索40,平衡钢索40的两端分别与建筑物顶壁和地面相钩挂连接。参见图1至图5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驱动机构50是由电机51、与电机轴端套固的链轮511、固定在滑套21内侧的链轮53、绕套在链轮511和53之间的链条52以及链条52自由端的挂重59构成,链条52的另一端与支撑臂10顶部固定并呈S形绕套状。参见图1、图3
驱动机构50是由电机51、与电机51轴端套固的链轮511、固定在滑套21内侧的两链轮54和55、固定在支撑臂10下部的链轮56以及绕套在各链轮之间的链条52构成,链条52的一端与支撑臂10的上部连接后绕兜过链轮54、511、56、55后与支撑臂10的下部连接固定并呈双S形串接形式。参见图1和图4
在竖直的支撑臂10的两侧设对称外凸的滑轨11,一侧开有豁口23的滑动机构20的滑套21与滑轨11活动套装在一起并在与其内侧固定的链轮53或54和55的拖带下沿滑轨11上下移动,滑套21的两侧有斜向下探并与水平的承载板30后部边缘相连接的连接臂22。参见图1、图3和图5
两平衡钢索40竖直相平行地穿绕过水平承载板30下部前缘两角处的对称前滑轮42后与两后滑轮43套兜并延伸后与地面连接固定,两平衡钢索40的位于承载板30的下部段41呈三角形分布,两后滑轮43对称相邻固定悬置在水平承载板30下面的后部。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车辆驶入水平承载板30上后,驱动机构50的电机启动并驱动链轮511转动,使与其啮合的链条52上收并兜提链轮53及与53固定的滑套21上提,从而使承载板30也水平上升,挂重59的作用是起牵拉链条52并使其与链轮511能可靠啮合传动,下降过程与此相反。参见图1和图3,平衡钢索40的作用是防止悬臂状的承载板30倾斜而引起的滑动不畅的问题,因为在钢索40长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承载板30的上升或下降,两组前后滑轮42和43可起导向定位及承座兜提作用。
图4所示结构的工作原理与图3基本相同,即当链轮511带动链条52提收时,上S段则变短或伸长,而下S段则与上S段相反,即变长或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枝煌,未经王枝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机游动滑车高速起升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作业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