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氢气双流高效去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210227.4 | 申请日: | 199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0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魏汇川;余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自强 |
| 主分类号: | H02K9/26 | 分类号: | H02K9/2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娅 |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氢气 双流 高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冷却氢气去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电机冷却氢气双流高效去湿。
目前大型火电站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4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需不断补充冷却氢气,而冷却氢气中的湿汽对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这样机组在运行中要不断地去除氢气中的湿气,去除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采用化学药剂的干燥剂法,此法在机组运行中要不断地更换干燥剂,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成本高,已趋于淘汰;还有一种是氟里昂冷冻法,已有的氟里昂冷冻去湿装置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纯冷冻法,即将氢气通入冷冻室,被冷冻后的氢气直接进入发电机,这种装置回流氢气的温度很低,为发电机运行规范所不允许,只有在冷却氢气湿度不高的情况下勉强使用,湿度高时,极可能造成事故,且该装置无自动除霜,氟里昂冷冻效率很低,因此这种方法不可取;第二种装置中设置了加温室,将被冷冻后的氢气加温后,再通入到发电机。自动除霜机理是当霜结到一定厚度之后,将氟里昂增压泵停止运行,冷冻停止,由发电机来的热氢气继续流进冷冻室,冷冻室升温大于0℃后,霜溶化成水,流出,除霜结束再启动增压泵,再冷冻氢气使水蒸汽结霜,再化霜,如此反复循环。这种装置虽然初步解决了去湿和除霜,但又不可避免地在用热氢气化霜过程中,又会有水蒸汽混入到氢气中,对于去湿效果来说是进二步,退一步,氟里昂的冷冻也是事倍功半,这种装置耗能大,效果差,也不可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氢气去湿结霜和化霜分别交替进行的双流高效去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用如下方式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氟里昂增压泵、加温室、冷凝室、冷冻室和集水箱,其加温室是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U形管,U形管的两端口是热源入口、出口,U形管上排排列有散热片,中间板沿U形管的对称线把加温室分成一端相通的两部分,加温室的壳体上还设有冷冻氢气的入口和出口;冷冻室是由隔板分隔成大小两个空间的密封容器,其大空间的中心套装两根管径不同的密封管,另有细管呈螺旋状环绕在大口径管的外壁上,两套装管的一端均与冷冻室外相通,大口径管另一端与隔板固接,小口径管另一端与隔板之间留有空隙,螺旋状细管两端均与冷冻室外相通,冷冻室的壳体上还设有热氢气入口和出口。
在加温室内壁与U形管之间、U形管与中间板之间交错等距离固接有隔断板。
冷冻室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自动除霜不用热氢气,而是采用水温在10-30℃的冷却水,使进入发电机的氢气中不含任何湿气,干燥效果好;采用双冷冻室交替除霜和化霜,连续对氢气去湿处理,克服了已有技术“进二步,退一步”的缺陷,去湿效率高。加温室的结构形成高温高压氟里昂与冷冻后的氢气流向相反,且氢气在散热片间流通路径呈S形,与通有高温氟里昂的U形管多次交叉,热交换效果好,冷凝室可对氢气初步去湿及预冷,加温室、冷冻室的结构都能很好密封,热应力小,零部件可自由膨胀、收缩,本装置制造成本低,除湿效率高,节能。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温室和冷凝室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A剖面图;
图4是图2B-B剖面图;
图5是图2C-C剖面图;
图6是冷冻室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自强,未经余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0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两用安全泳鞋
- 下一篇:带有香味的钓线及其所用的香料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