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体式辊棒传动轴支承架无效
申请号: | 94210222.3 | 申请日: | 199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5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建新 |
主分类号: | F27B9/14 | 分类号: | F27B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传动轴 支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式窑炉辊棒传动轴支承结构的改进。
辊道式窑炉中辊棒是被煅烧产品的托架,又是产品的输送装置,辊棒在使用中都连接于固定在专门支承架上的传动轴上。目前辊道式窑炉上常用的传动轴支承结构有:
(一)将单个传动轴、轴承、轴承座先制成一套整体部件,然后在窑炉施工现场再按要求逐个安装于窑炉传动系统的托架上。这种结构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安装不方便、效率低、辊距精度保持差、大型辊道式窑炉上一般不采用。
(二)依5至6根辊棒的间距为一组制成整体的轴承座,将轴承直接安装在其中,为使设备重量轻又有足够机械强度,所以采用实心铝质材料制造轴承座。这种结构一组位的辊距准确,现场施工效益高,但轴承座体的材料要求轻质,加工量大,造价高,多用于大型辊道式窑炉上。
为了克服上述各项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制成了一种辊距准确,现场施工效率高,安装方便,造价低,对各型辊道式窑炉都适用的连体式辊棒传动轴支承架,以解决辊道式窑炉的辊棒传动轴支承问题。
解决上述任务的方案是采用下述结构:该支承架由连体轴承座、轴承、轴承套、螺丝组成。连体轴承座是一根断面为四方环形的管,在其长度方向一对对称面上制有4至30对用于安装轴承套的对孔,对孔轴线与管上另一对对称面平行,无对孔的对称面中任一面制有位置与对孔相对应的定位通孔,该孔轴线与对孔轴线垂直,并且在同一横断面上,另一面焊有2至4块固定板,其上均有一螺纹孔,用于辊棒轴支承架与托它的架体固定。连体轴承座上的对孔中均安装有轴承套,轴承套为在长度方向制有用于定位的同轴内、外环形凸台的园管,管面上有一个固定用的螺纹通孔,在轴承套的两端内侧均安装有一个轴承并处于同轴,使用中连接窑炉辊棒的传动轴安装在此轴承中,以实现支承和转动。轴承套与连体轴承座由轴心处有一注油通孔的螺丝穿过连体轴承座上的定位通孔固定于轴承套上的螺丝通孔而紧固为一体,轴承的润滑油由注油通孔注入。
为使该辊棒轴支承座用于窑炉时,确保辊棒处于相互平行和辊面平直,用于安装轴承套的所有对孔加工时,其孔轴线相互平行而且处于同一平面上。为减少设备的重量,连体轴承座采用四方型钢管或由“[”形型钢对接成的四方管材料制作。根据需要轴承采用滚动或滑动式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连体式辊棒轴支承架,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辊距精度易于保证,安装方便,现场施工效率提高数倍。另外,该辊棒轴支承架座体材料选用普通型钢,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中1-连体轴承座,2-轴承套。
图2为连体轴承座横断面图,图中Ⅰ-对孔,Ⅱ-定位通孔,Ⅲ-螺纹孔。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中3-螺丝,4、5-轴承,6-固定板,Ⅳ-螺纹通孔,Ⅴ-注油通孔。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连体轴承座(1)采用四方型钢管制作,其上安装有轴承套(2)15个,每个轴承套两端内侧装有滑动轴承(4)、(5),连体轴承座与轴承套均由螺丝(3)紧固为一体,螺丝中心制有注油孔(Ⅴ),连体轴承座上焊有3块用于安装的固定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建新,未经陶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02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蛇形槽连续过滤浓缩机
- 下一篇:水质净化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