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型抽油烟机无效
| 申请号: | 94205769.4 | 申请日: | 199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潘世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世澄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6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型 抽油烟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超薄型家用抽油烟机。
目前使用的家用抽油烟机,一般具有两个抽风口,风机及马达与抽油烟机壳体连为一体,这样必定会产生如下缺陷:抽油机壳体较厚且笨重,原材料消耗大,成本较高,只有两个抽风口,抽油烟不彻底,使四散开的油烟到抽风口的距离加大,吸力降低,不利于节能及提高效率;抽风口较大,使沾在风叶及附件上的烟油下滴,污染炊具及环境。由于上述的不足,使得抽油烟机的使用不能尽如人意,有美中不足之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超薄型的抽油烟机。它的特点是风机、电机与抽油烟机壳体分开,具有三个以上的抽风口,并且抽风口设计成喇叭状,充分利用风洞效果,提高油烟的吸入流速,从而达到节约原材料、节能、高效、洁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超薄型抽油烟机,由抽油烟机壳体1、电机2、风机3组成,其特征在于:抽油烟机壳体1下面有三个以上的抽风口4组成的抽油烟机面板5,分布在抽油烟机面板5上的抽风口为喇叭形,抽油烟机罩6和抽油烟机面板5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机2、风机3与抽油烟机壳体1分离,因而可以制作得很薄,制作厚度30mm左右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困难。因而可节约大量材料;同时由于有多个抽风口均匀分布在抽油烟机壳体1下面,增大了抽油烟范围,抽油烟彻底,防止油烟四散开;抽风口为喇叭状,上下高度达10~30mm,上下口之比1:5~10,悬殊较大,因而能充分利用风洞效果,增加了油烟的吸入流速,加大负压,同时喇叭状的设计,有效地阻止了烟油的倒流下滴,容易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给出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二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三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放大图;
附图四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放大图;
附图五是本实用新型抽油烟机壳体1的俯视图;
附图六是本实用新型抽油烟机罩裙10主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由抽油烟机壳体1,抽油烟机壳体1包括抽油烟机罩6和抽油烟机面板5,均匀分布在抽油烟机面板5上的喇叭形抽风口4,位于抽油烟机壳体1上并与之分离的电机2,风机3,内部有支架可安装电机2、风机3的通风直导管7,通风弯导管8,通风软导管9,可安装电源开关及操作按钮并起保护作用的抽油烟机罩裙10组成。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接通电源时,电机2带动风机3转动,此时抽油烟机壳体1内形成负压,油烟从喇叭形抽风口4中被吸入,经通风直导管7,通风弯导管8,通风软导管9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由三大部分装配而成,工艺简单、方便,三大部分即抽油烟机壳体1,内装电机2、风机3的通风直导管7及通风弯导管8、通风软导管9。抽油烟机壳体1包括抽油烟机罩6和抽油烟机面板5,两者在制造时都可用塑料一次模压成形,通过紧固件固定结合,抽油烟机面板5装配成倾斜状,使烟油能顺倾斜面流向集油杯。通风直导管7也是用塑料模压成形,导管内有支架,便于装配电机2和风机3,导管外有支撑,通过支撑可使整个抽油烟机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电机2和风机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通风直导管7内的支架上。通风弯导管8和通风软导管9均是国标产品,相互间的连接通过紧固件固定。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首先用紧固件通过内部装配有电机2、风机3的通风直导管7外的支撑固定在墙体上,然后通过紧固件将抽油烟机壳体1和通风直导管7连接固定在一起,再通过紧固件连接通风弯导管8通风软导管9,接上电源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世澄,未经潘世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