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滑鼠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4202148.7 | 申请日: | 199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1/18 | 分类号: | G06K11/18;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滑鼠结构。
一般的滑鼠结构,请参阅图1,在一具孔洞及支柱的下壳体1上,其侧边空间置有一电路板2,电路板上接有一组电子零件3,下壳体的支柱4上置有一组光栅轮5,下壳体1的孔洞上置有一滚轮6,而滚轮6一边的盒体中具有一弹性压迫体7顶住滚轮6,当滚轮6滚动时,会触及光栅轮5的轴8来推动光栅轮,使整个滑鼠产生作用。而一般的滑鼠改进,主要对其内部结构或编码器安装方式进行改进,而对组装过程并未加以改良,通常是将弹性压迫体7的盒体9与下壳体1做成一体,但当滚轮的弹性压迫体7与弹簧10组合于下壳体1之盒体9时,需将整个下壳体1取起组装,由于下壳体1体积较大,而盒体9与下壳体1间距甚小,转动并不方便,且需将弹簧10对准扣紧于二固定于盒体9与滚轮的弹性压迫体7的小孔洞中,由于距离甚小又成直角,故整体组装麻烦,操作甚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改进的滑鼠结构,使组合装操作加快,节省操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滑鼠结构,其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一电路板;一组电子零件;一滚轮;一组光栅轮;一滚轮的弹性压迫体;以及一弹簧,其特点在于该滚轮的弹性压迫体置于一与下壳体相分离的盒体中,该盒体的下端两侧具凸缘,而下壳体上具相对的凹槽,以供该盒体插入,同时在下壳体凹槽前的内侧处,各具有一个以上的小凸点,当盒体插入时以防松动,由于该盒体体积甚小,故弹簧与滚轮的弹性压迫体组装于该盒体时,组装作业方便、容易。
此外,下壳体上具有一支柱,该支柱微具弹性并具槽及孔洞,只要将支柱略向外弯即可将光栅轮轴插入,而支柱侧缘还包括一凸肋,可以增加其支撑力,以便光栅轮组合于其上时能更稳固。
为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借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以便进一步了解。
图1为已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滑鼠结构,请参阅图2,其包括:一上壳体(未图示);一下壳体21,其具孔洞及支柱;一电路板22连接于下壳体21上;一组电子零件23,连接于该电路板22上;一滚轮24,置于下壳体21之孔洞35上;一组光栅轮25,置于下壳体的支柱上;一滚轮的弹性压迫体26,定位后可轻推滚轮使之与光栅轮25的轴接触,从而使光栅轮25转动;以及一弹簧27,将滚轮的弹性压迫体扣紧于固定的盒体中,滚轮的弹性压迫体26置于一与下壳体21相分离的盒体28中,该盒体28的下端两侧具凸缘29,而下壳体21上具相对的凹槽30,以供该盒体28插入,同时在下壳体凹槽30前的内侧,各具有一个以上的小凸点31,在盒体28插入时以防松动,由于该盒体28体积甚小,故弹簧27与滚轮的弹性压迫体26组装于该盒体28时,组装作业非常方便。
此外,下壳体21上具有一支柱32,该支柱32微具弹性并具槽及孔洞33,只要将支柱32上端微向外弯即可将光栅轮25轴插入,而支柱32侧缘还包括一凸肋34,可以增加其支撑力,以免光栅轮25装于其上时折断。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使装配作业加快,节省作业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全自动钓鱼器
- 下一篇:绕组油浸式高压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