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立放两用式超声雾化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00642.9 | 申请日: | 1994-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3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培田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1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两用 超声 雾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手持、立放(直立放置)两用式超声雾化器,该雾化器可用作医用雾化设备。
本申请人曾于1993年申报了实用新型“手持式超声雾化器”专利申请,并已获取专利权(专利号为:93207953.9)。这种手持式超声雾化器与台式雾化器相比有明显的优点,但实践证明也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于雾化头的主体部分是由雾化头基体、超声波水箱壳体、密封垫圈和雾化室壳体依次叠加,然后用螺杆贯穿组装而成的,组装时要将四个件(其中垫圈为软橡胶件)各自的三个螺杆孔和一个导气孔同时对正,因此,组装工作比较困难。
2.这种多层叠加组装,无法做到比较一致的同心度,因而往往造成上、下件之间明显的相互“错位”,影响外观。再加上塑料制品在注塑成形时,外径尺寸无法保证一致性,因而使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3.由于组装螺杆处于壳体壁内,因而要求壳体壁要有足够的厚度,特别是雾化室壳体还要满足密封垫圈对厚度的要求。而这么厚的塑料制品在用一般注塑机注塑成型时,容易出现因收缩所造成的严重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4.雾化头基体中的气流通道是一条经过二次弯曲的通道,注塑成型时无法一次性完成,因而给制造带来一定的麻烦。
5.超声波水箱的注水孔和水密螺栓影响整个壳体的外观美。
6.由于气流通道是由多层结构件中的孔对接而成的,因而不但要求对接面要满足防气漏要求,而且组装比较麻烦。另外多次对接且多次弯曲的孔也会影响气流的有效传输。
7.由于雾化室以透声窗为底,而超声波声束的开角比较小,因而布满整个透声窗表面的残液将不能被充分雾化,另外透声窗四周与雾化室壳体之间存在一条环形沟槽,沟槽内存在的药液也得不到雾化因而存在药液浪费现象。
8.这种手持式雾化器当用于门诊或病房时,若需要放置在桌面上使用(特别是对于手持有困难的病人),显得头重脚轻容易翻倒,给使用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手持、立放两用式超声雾化器,该雾化器在整体结构和多个技术环节上对“手持式超声雾化器”专利技术作了重要改进,有效地克服了以上所述的种种问题,不但性能得到有效地提高,而且整体结构合理,构造简单,易于组装,制造成本降低,并且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电源部分,超声雾化头和供超声雾化头直立放置时增加放置稳定性的立放基座。超声雾化头主要由喷雾咀、雾化室、产生超声波的超声波水箱、手持柄、气囊和导气管等几个部分构成。雾化室壳体与手持柄构成雾化头的主体。超声波水箱处于超声雾化头壳体的内腔中,并且位于雾化室的下面。雾化头主体内有一条通往雾化室的气流通道。采用气囊作为气源,气囊可以安装在雾化头主体上,也可以分置,而用一根导气管连通。为了按照使用者呼吸的节律控制超声雾化器呈间断工作状态,设置一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可以安装在雾化头主体上,也可安装在气囊上。当安装在气囊上时,可用操作气囊的手同时操作控制开关,实现超声雾化的开通,喷雾咀的喷雾和使用者的呼吸三者之间的同步。超声波产生电路可以安装在雾化头的内腔中,也可以安装在电源部分的壳体内。本实用新型当去掉气囊后,可成为自吸式超声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超声波水箱是一个由水箱壳体及上部的透声窗、底部的超声换能器、壳体壁上的注水孔水密螺栓所构成的一个全封闭容器,容器内注满水或与水的声阻抗相近的其他安全性液体。
雾化室是产生超声雾化的一个容器,雾化室的下面是超声波水箱,雾化室底部与超声波水箱相对应的部位有一个超声辐射孔,雾化室上部有与气流通道相通的气流导入通道和与喷雾咀相通的雾输出口。
超声雾化头内的气流通道由雾化室壳体内的通道孔与手持柄内的气流输送管道对接而成。
透声窗是一层顺性良好的薄膜。
雾化室内的气流导入通道是一个与气流通道相通的气流导入机构,该机构不但能将气流输送入雾化室内,而且能防止内壁上的水流入气流通道内。该机构位于雾化室内,并沿内壁分布且向下倾斜,倾角为锐角。
立放基座能够使超声雾化头直立放置时增加放置稳定性、避免翻倒。雾化头不但能牢固地安装在基座上,而且还能够十分方便地取下来,以满足手持、立放两种方式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培田,未经陈培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锅防堵防爆安全阀
- 下一篇:电视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