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疗鼻塞无效
| 申请号: | 94200167.2 | 申请日: | 1994-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彬;李荣芝;杨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定彬 |
| 主分类号: | A61M15/08 | 分类号: | A61M15/08;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美楠 |
| 地址: | 075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病人吸氧治疗(称为氧疗)所用的氧疗鼻塞,属于临床医疗器具。
鼻塞法氧疗是一种简单、有效、价廉的临床治疗和抢救措施,它早已被国内外医疗部门普遍采用,因此,作为医疗器具的氧疗鼻塞,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现行的氧疗鼻塞都是单导鼻塞,这种鼻塞的结构特点是将病人的一个鼻孔全部堵死,鼻塞的中间有一个小孔,此孔的一端与氧气瓶相通,另一端与病人的呼吸道相通,因此,病人的该侧鼻孔单纯用于吸收氧气而不能呼吸空气,病人的生理呼吸完全靠另一个鼻孔进行。这种鼻塞虽可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但由于病人的一个鼻孔完全被鼻塞堵塞,不能进行生理呼吸,这样增加了病人的呼吸阻力,使病人感到呼吸困难。这对于需进行较长时间氧疗的病人来说难以适应,因而影响治疗效果,对于以呼吸困难为主的肺气肿、肺心病患者来说,后果尤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型的氧疗鼻塞,这种鼻塞不但可以氧疗,而且可同时进行生理呼吸,不增加病人的呼吸阻力,因而,病人既无呼吸困难现象,又可在氧疗的同时进行自然呼吸,从而提高了氧疗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现行的单导鼻塞改为双导鼻塞,两个鼻塞分别安插在两个鼻孔内,在每个鼻塞上各有一个供氧导管,该导管的下端经双导支架与氧气瓶相通,上端与病人的呼吸道相通,这样病人的两侧鼻孔均可进行氧疗。此外,在每个鼻塞的供氧导管周围,还开有2个或多个较大的供空气孔,这些供空气孔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病人的呼吸道相通,这样,病人既可利用鼻塞进行氧疗,也可通过鼻塞上的供空气孔进行生理呼吸,这样可避免现行鼻塞所存在的“病人呼吸困难”现象,从而提高了氧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这种鼻塞可在氧疗的同时进行生理呼吸,解决了病人使用现行鼻塞后产生的呼吸困难问题,提高了氧疗效果。
2.据计算,使用现行鼻塞时,输氧导管口的氧气流速比鼻孔吸入空气的流速大3~4倍,这种高速氧气射流刺激鼻前庭,削弱了副鼻窦的加温、加湿作用,并刺激鼻腔,使气管干燥,导致分泌物(痰液)不易排出,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供空气孔,它在给氧的同时可进行生理呼吸,这样,可降低输氧导管口的氧气流速,使之接近于鼻孔内的空气流速,从而使氧气在鼻前庭处能与空气充分混合,再经过鼻痂和副鼻窦的温化和湿化作用,使之更符合生理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三个供空气孔鼻塞的俯视图。
参看图1和图2,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两个鼻塞(1)和一个双导支架(5)组成。鼻塞(1)上有两个供空气孔(2)和一根供氧导管(3),由两块筋板(7)使供氧导管(3)与鼻塞连成一体并形成两个供空气孔(2);供氧导管(3)的顶部应比鼻塞(1)的顶部为低,以便留出空间,供氧气和空气相互混合;供氧导管(3)的末端应伸出鼻塞(1)的底部,以方便输氧导管(4)与之相套接。在双导支架(5)的上部有两根输氧导管(4),下部有一根接氧管(6),它们之间内部相互连通;两根输氧导管(4)分别套接在两根供氧导管(3)的末端,一根接氧管(6)与氧气瓶连接。
参看图3和图4,由图可知,将筋板(7)增至3块或4块可使供空气孔(2)制成3个或4个,也可制成多个。
为方便使用,两个鼻塞(1)用硬质塑料制成,一个双导支架(5)用弹性和韧性良好的医用橡胶制成。
上述附图及其说明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定彬,未经刘定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