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废气净化回收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2572.1 | 申请日: | 199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8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荣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净化 回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净化有机废气回收有机溶剂的双床非稳态固定床吸附法,其特征在于在各种废气浓度范围内,单位体积的吸附箱(器)具有最大的气体流通能力和较大的吸附净化能力,采用负压吸附方式,整个吸附流程是单床吸附过程和双床串联吸附过程的组合,吸附箱内的固定床为组件吊装式结构,由一至数十个吸附芯体和支撑件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箱,其特征在于吸附箱是由吸附芯体、承重板、支承杆、排气腔、进气腔、均风板、排气口、入孔、自动三通盘阀、液封装置、排液口、测温元件、消防喷头等构成,其壳体外形为垂直的瓦楞状。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附芯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和形状为薄吸附层、立扁环柱式、笼状,由立式环形穿孔薄钢板或立式环形隔栅(由承重筋、加强筋、隔离网构成),出气通道、吸附剂、上盖板、下板等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吸附芯体,其特征在于其吸附层总厚度为5至40cm,可设计为单环形腔或双环形腔,单环形腔是由里外两道环形隔栅构成,双环形腔是由里中外三道环形隔栅构成的外层腔(位于进气侧)和内层腔(位于排气侧)所组成,每个腔体内可填充下列吸附剂中的任何一种:0.5mm至6mm粒径的粒状活性炭、蜂窝状活性炭、活性炭纤维丝、活性炭纤维毡或活性炭纤维纸,且充填在内层腔的吸附剂的吸、脱附速率比外层腔吸附剂的大。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吸附芯体,其特征在于其横截面的形状为田径场状,出气通道的横截面形状类似环形跑道内的田径场,而吸附层的横截面则类似田径场四周的环形跑道,吸附芯体的上盖板中有气体出口、吸附剂补充加料口,并为可拆卸件。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吸附箱和吸附芯体,其特征在于吸附芯体均分成数排且垂直吊装在吸附箱内的承重板上,吸附芯体的排列方式尽量使吸附箱的横截面接近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一系列装置和系统所构成:吸附箱,气体预滤器、脱附剂-水蒸汽配给系统,蒸汽冷凝及冷却水循环系统,油水分离及油相提纯、水相净化系统,三通阀,四通阀,风机,控制柜以及连接各装置和系统所必需的管道和阀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荣,未经张明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2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克服注水泥过程中U形管效应的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生物活性皮肤疗法